/p>
刘继隆回想着刚才四周百姓的模样,只觉得祭祀并非只是传统与迷信,而是能团结军民,提振民心的手段。
“殿下!”
半个时辰后,曹茂带着河阴县的所有官员都赶了回来,他们见到刘继隆的样子,纷纷躬身作揖。“不必如此,都起身坐下吧,希望此次祭祀,吾没有让诸位失望。”
刘继隆自谦说着,曹茂等官员纷纷摇头:“殿下自谦了,百姓们送完社火后,都认为以今年殿下之辛勤,必然是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百姓看来,祭祀社火时舞动干戈的时间越长,就能驱散更多不好的灾害。
自古而今,河阴县没有出过类似刘继隆这种舞动干戈一个多时辰的存在。
今日所见过后,不仅是河阴县的百姓会口口传颂此事,便是四周诸县乃至整个河南河北都会传播出去。这是安定河北、河南人心的最好手段,也是耗费最少的手段。
若非如此,刘继隆自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他宁愿去调度钱粮来预防灾害。
“肉条都安排人送往各户了吗?”
刘继隆询问曹茂他们,曹茂连忙点头:“每户送一斤,以此庆贺社火祭祀圆满。”
得知事情安排妥当,刘继隆便松了口气,继而询问河阴县令道:“今年黄河两岸河滩,可还曾发现蝗虫卵?”
“回禀殿下,自咸通十年殿下下令以来,诸州县都会在往年河水滩涂搜寻并清理蝗虫卵,去年与今年都并未发现虫卵。”
河阴县令的话,让刘继隆满意颔首,尽管自然灾害不能完全杜绝,但类似蝗灾这种可以人为干涉的灾情却可以预防未然。
历史上唐末蝗灾不断的主要原因便是唐廷根本控制不了黄河沿岸,哪怕能解决一小部分滩涂上的虫卵,也无法将整条河段都清理干净。
如今刘继隆来了,长江以北只剩八州不在他手上,而这八州也并不重要。
蝗灾通常爆发于河水并不湍急的河滩两岸,不可能从长江两岸爆发,通常都是黄河与北方诸多河流,其次是淮河。
此前大唐经历的三场蝗灾,基本上也都是在黄河两岸和淮河爆发。
如果各州县能将自己的政令完美实施,哪怕事后依旧会爆发蝗灾,但这种蝗灾还是可控的,不至于像几年前那般,蝗灾遮天蔽日的压来。
“如此甚好,辛苦诸位了。”
刘继隆对众人缓缓作揖,众人纷纷侧开身子,随后连忙回礼。
他们都是关西出身的平民官吏,哪怕最为年轻之人,也经历过在唐境治下没粮食可吃,继而逃荒陇右的事情。
对于亲身经历过饥荒,继而接受过陇右平民教育的这些平民官员来说,哪怕他们中有人贪得无厌,却也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位置长久,不管如何压榨,始终要让百姓吃饱饭。
思想政治课程,对于能从大学毕业的陇右学子而言,可是极为重要的课程。
别的课程考不过还没什么,这个课程的考试如果无法通过,那将严重影响到毕业后的入仕。想到思想教育,刘继隆又不免想到了自己创办的临州大学。
临州大学办学至今已有十六年时间,先后走出了两千四百二十三名官员。
然而在面对毕业入仕的考验中,却已经有四百馀人先后被都察院查出落马。
这些学子本就是刘继隆精挑细选的人,即便如此却还是有五分之一的人落马,令人唏嘘。
由于此前人数较少,刘继隆并未开始利用起他们,他们尚在考验阶段。
等天下一统,便要轮到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了。
“吾便不久留了,过几日差不多也要准备南下了。”
刘继隆起身与众人说着,众人则是纷纷对他作揖行礼,并送他与曹茂走出了县衙。
二人返回院子的街道已经被汉军的将士清空,见状刘继隆有些失落,脑中不免回想起刚才在火光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他是有意与百姓亲近的,但他的安全也同样重要,因此对于将士们的行为,他并未觉得不妥,只是觉得有些遗撼。+小`税^C?M·S-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