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洋领队薛振国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到方周跟前。
“方总,我想跟您确认一件事。”薛振国很礼貌的说:“您之前在邮件中曾经提到过的一件事,是否是真的?”
方周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薛振国说的是方周之前在邮件里说过的一句话。
“这次的采购标准是100万,预计一年后会达到500万,两年后1000万……”
采购标准是按照负载计算的,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只有负载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方周在邮件中说,这次的采购标准是100万,这句话是实数。
后面的500万,1000万,是虚数。
实数自然不必多说。
薛振国问的是后面的虚数。
一般来说,虚数是国人说话的一种习惯。
好比讲价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么说:老板,便宜点,下次给你介绍人来。
这种话压根儿不会作数的。
薛振国把这句话提出来也是迫不得已。
sgi报出1700万的底价,他们已经不可能再降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方周兑现承诺,这样他们可以再申请。
否则,只能退出了。
……
现在选择权又回到了方周的手上。
给出否定的答案,心仪的蓝洋将会淘汰出局。
给出肯定的答案,胜利者会是……
千禧公司!
很简单,如果方周给出肯定的答案,意味着条件又变了。
条件变了,新一轮的厮杀又将开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胜利的必然是千禧公司。
既然如此,那方周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不,方周必须要好好考虑。
这个答案可不是那么容易给的。
如果给出肯定的答案,那就必须兑现。
这次的采购金额是1000多万。
一年后翻5倍。
两年后翻10倍。
这么来算……
明年的采购金额会是5000多万。
后年的采购金额会是上亿。
三年累计采购量接近两亿。
这么大的量,别人是高兴了。
可他有那么多钱吗?
……
答案是,有。
所以,方周思考之后,摇了摇头。
薛振国眼神黯淡下来,耸耸肩:“方总,如果这个数字不能兑现,那么我们……”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但是谁都能听出来。
他们准备放弃。
方周忽然又笑起来了。
“薛先生,我的意思是,前面的数字已经过时了。”
薛振国诧异的抬起头。
心里猛地一跳。
期待的看着方周。
难道说……
方周点头道:
“是的,过时了。”
“邮件里说,第一轮100万。”
“第二轮500万。”
“第三轮1000万。”
“是不准确的。”
“今天,第一轮的数字已经变化了。”
“所以,后面的数字也不对。”
“借此机会,我要更正一下。”
“第一轮的数字,已经从100万变成了200万。”
“所以,第二轮的数字也不是500万,而是……1000万!”
“再往后的数字我不敢说。”
“刚才说的数字,尤其是明年采购量1000万。”
“是可以写到的合同里的!”
方周说的很慢,显得很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