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
每天只有三五毛钱收入。
更是没有老铁和我交流。
数据很差。
实在没动力继续写下去了。
生活所迫。
还望见谅。
大家散了吧,暂时不更了。
如何把控写文节奏(学习中。)
一般来说,长篇网络小说的前十分之一内容,主要目的在于让读者爱上主角。
顺便介绍背景设定之类的东西。
干巴巴的介绍这些内容,其实很劝退。
网文读者的耐心有限。
当他们看到大篇幅的背景介绍和等级介绍时,会很痛快的点x,从此不再看你的书。
所以,有这方面打算的童鞋,就不要再愚蠢地用宝贵的开篇内容去介绍设定了。
我们可以创造出一系列扣人心弦的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阅读,让读者对你勾勒的世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重点是:扣人心弦。
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升其期待感,再多的事件描写都是扯淡。
具体技巧我们后面再学。
今天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起-承-转-合,方面的技巧。
相信看过请假条的同学已经百度过相关内容了。
通过百度可以搜到的解释是:起承转合对应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
别信这个!
写出这个解释的混蛋,对文学创作的认知基本上是个小学语文老师水平。
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创作领域的文盲。
那么问题来了,起承转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的定义是——节奏器!
练过舞蹈的同学应该知道有个东西叫节拍器。
起承转合技巧在文学创作领域,就是起到节拍器的作用。
进行设计大纲的时候,把起承转合的技巧应用进去,你就可以掌握整部小说的发展节奏。
设计序列事件的时候,起承转合技巧就是掌控读者情绪的不二法宝。
看清楚了!
“掌控读者情绪”不是调动读者情绪。
意思是:让读者按照你的意志,表现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阅读情绪。
设计剧情的时候,起承转合技巧,又是调动读者情绪的最佳力量。
设计章纲的时候,起承转合技巧,是你掌控行文节奏的依靠。
看明白了没?
凡是应用到起承转合技巧的领域,都跟节奏有关系。
尤其是序列事件设计和剧情设计的时候,必须通过起承转合技巧让读者进入不同的阅读情绪,从而保证持续阅读的流畅性。
应用范围说完了,咱们挨个拆解开来介绍功能。
起,指的是起因。
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可能对你了解“起因”有所帮助:
丢失掉一颗铁钉,坏掉一只蹄铁。
坏掉一只蹄铁就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就亡了一位国王。
亡了一位国王就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就灭了一个帝国。
帝国陨落的起因,只是因为“丢掉一颗铁钉”。
承,是指起因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发展。
参考段子里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折了战马,亡了国王。
转,却指的是刺激性事件带来的唯一指向性结果。
对应段子内容里的“输了一场战斗”。
按照正常思维方式,死一个国王而已,再找个国王就是了。
输了一场战斗,再召集兵力打过一场就是。
写小说的时候不能这么干。
该事件,必需导致一个超出正常理解方式的后果——灭了一个帝国。
同样,在写小说的时候“灭了一个帝国”不能是结尾。
它只能是一个影响力较大的事件。
所以,“合”就是这个影响力特别大的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
不少专业作家将它称之为“钩子”。
意思是:勾住读者阅读兴趣的钩子。
也可以理解成“另一系列事件的开头”。
我让你们单独拎出来的前十分之一故事梗概,放在整个大纲里,就是一个“起”。
设计大纲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