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摸了摸下巴,高峰在场,这事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捅到了杨国威那儿。
而这个老家伙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扳倒自己的机会,在得知事情始末后,绝对会第一时间找到赵洪清,然后将责任全部推到京都府的头上。
这样一来,京都府就不得不冒着得罪大半个京都的风险,将人给揪出来。
李言倒是不怕因为查案而得罪人。
可是这次,没有了圣旨傍身,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许多,而且他隐约觉得,这背后之人能将手伸到国库当中,来头绝对不小,其背后能量甚至会远超安国公。
“府台大人,您真的要查吗?反正这也是刑部的卷宗,要不咱们装作不知情给送回去……”
崔琰是真的怕了,在京都谋事这么多年,他的经验相当充分。
有人能在大夏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拿走整整四千万两银子,足以说明其实力。
若京都府真的卷入其中,怕是上下都不得安宁。
“知情不报,若是被陛下知道了,结果还不是一样!”
李言伸出手,轻轻地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随后神色淡然地说道。
“你办事能力还不错,就是胆子小了一点,放心,我罩着你!”
话音落下,他就拿起账本,出了书房,朝着刑部赶去。
出了京都府,天空竟然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马车之上,发出噗噗的闷响。
李言坐在软垫上闭目养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总算是停了下来。
崔琰掀开帘幕,手上拿着一把油纸伞轻轻遮在了上司头顶。
风雨不见,街头巷尾的那一丝春寒就变得越发明显起来。
轻轻迈出脚步,丝丝雨点打在脸上,反倒是让他的思绪变得清晰起来。
李言一袭黑衣,腰间挎着宝剑,此行来刑部,自然是为了调看卷宗,随行护卫自然是没有打伞遮雨这般待遇,几乎都是沉默地站在雨幕当中,右手紧握刀柄。
看了看刑部的牌匾,李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右手在袖子里面掏了两下,里面沉甸甸的,应该是装有京都府的官印。
“府台大人,这边请!”
引路的刑部官员很快就小跑着出来,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人身前发出邀请。
抬脚迈过门槛,隐约之中,竟是能够听到几声带着回音的惨叫声。
“里面是在审问犯人吗?”
李言有些好奇。
“府台大人好耳力,刑部的犯人全部都被关在地牢当中,顺着那边的楼梯就能抵达,大人仓促前来,周尚书一时间没有准备,让大人见笑了!”
官员神色变化了两下,随后快速地解释道。
李言知道刑部不是个什么好地方,私盐案告破,这两天抓了不少人,审问工作应该正在进行中,所以他只是微笑着点点头,一路上踩着鹅卵石小径来到宽阔的后院。
只见后院中竹影重重,假山层峦叠嶂,比起京都府要奢华上不少。
崔琰打着伞跟在身后,眼神有些闪躲。
刑部是他最不喜欢的地方之一,因为他生怕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出现在漆黑幽深的地牢当中。
吱呀——
那官员推开一扇木门,随后就停在了外面,崔琰唰的一声收回油纸伞,默默地跟在身后。
李言双手背在身后,目光落在了房中。
这间房间的布置别具一格,除了硕大的书案,入眼随处可见书架,上面摆满了卷宗,在庭院周围,还有着几名带刀侍卫看守。
向上看去,这房间乃是整座阁楼的第一层。
堆叠起来的卷宗之后似乎有人,他察觉到了门口处的动静后匆忙起身,露出他稍显肥胖的躯体。
常年在刑部办公,周考基本上吃住都在这里,平日为了方便,也就没有穿官服。
当他看到李言之后,那双稀松平常的双眼中,立刻就迸发出了阵阵光芒。
“原来是李府台,昨日朝堂一见,便觉得不同凡响,在下周考,刑部尚书!”
面对这人的客套话,李言不置可否,没有马上回话。
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他向来是不喜的,而且他们官职平级,此行是为了公事,所谓的寒暄自然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