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廖化与周泰等人随意的聚在一起聊着各自的过往。
虽然徐福和廖化没有周泰那样悲惨的过往,但是都落草为寇,做过一段时间劫富济贫的勾当。 其实还真算一个圈子的人,越聊越投机,而且还都是豪爽的汉子,很快就聊起了徐福和廖化是怎么发展到这里的。 陆鸣查看完徐福和廖化的属性之后就安静在坐在一边听八卦,也不去插嘴,不想破坏气氛,现在一听马上有大八卦听,瞬间更加兴奋,就差手上来把瓜子。 事情的源头还是要从徐福说起,徐福出身颍川世族,但是家道中落,又是支脉,所以徐福没享受到什么福利。 徐福少年聪慧,早早就创出了神童之名,但是他却更喜欢江湖豪侠的那一套,一直想做一名剑客多过于成为一位墨客。 本来按照正常的走向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只能说家世配不上徐福的天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徐福出众的天赋很快得到了颍川书院的教授们的关注,并将徐福招入了书院学习。 在书院里徐福不是学习最刻苦的,也不是最出挑的,但却是进步最大的。 少年心性的他保持着少年的好奇心,对一切未知的知识的学习进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是低微的出身以及徐福略带任侠的性格让他在书院里面很难交到朋友,这就显得他相当孤僻。 很快一些门阀世家出身的豪门子弟都对徐福有些看不过眼,而且徐福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地学习着自己感兴趣的一切。 他的老师司马徽特别的喜欢这名弟子,并有意将其收入入室弟子。 而这一消息被司马徽的族人司马懿获知,并暗中透露给书院内的不少学生。 矛盾也因此激发,毕竟司马徽的入室弟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多了你一个就少了一个名额,这么多豪门子弟都求之不得的名额凭什么给你一个家道中落的寒门子弟。 最终的结果出身汝南袁氏某支脉的袁祖出面挑衅,本意可能是想以家世打压,本来这也没什么,徐福这出身从小混在颍川什么话没听过,可谁知袁祖有句话辱及徐福的母亲,这可是徐福的逆鳞。 可以说徐福是他母亲从小拉扯长大的,徐福从小在外面闯祸也都是他母亲帮他道歉说好话,算是为了这个儿子吃尽了苦头,这他要是能忍那真是枉为人子。 所以徐福一怒之下狠狠地打了袁祖一顿,连带着袁祖身边的小弟也全被放倒。 做完这一切深知自己触犯了书院的禁忌也没脸再待下去了,徐福果断地离开了书院。 越想越气的徐福回到家后跪在母亲面前,发下誓言出去闯荡出个富贵回来接母亲过去享福,请求母亲放自己出门闯荡。 徐福的母亲对这个儿子永远是千肯万肯,只是嘱咐一个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挂念自己,她会等着徐福回来。 就这样,徐福踏上了闯荡四海的道路,他又拿起了最喜欢的宝剑,化作了江湖一剑客,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涯。 然后闯荡江湖的第一站很巧地选择了荆州襄阳,因为他少年的好友石韬此时就在那里,徐福直接去投奔这位少年好友。 第一次出远门的徐福很快便被外界与颍川不一样的风气所吸引,他感叹天下豪侠众多,为什么颍川却无一人。 来到襄阳的徐福很快结识当地的豪侠剑客,并很快地融入到了当地的圈子之中。 而就是这个时候徐福听到了廖化的大名,在当地颇具名声的廖化很快进入徐福的视野里。 毕竟都在襄阳的豪侠圈子里混,总有能碰面的时候,再加上廖化也是喜爱交朋友的性格。 两人在朋友的介绍下很快就成为了朋友,徐福喜欢廖化的豪爽义气,平等待人,嫉恶如仇:廖化喜欢徐福的正直率真,心思缜密,义气无双。 两人可以说是越谈越投机,都觉得相逢恨晚,两人都出身世族,但都不喜欢门阀世家,觉得门阀世家大多都是恶人,是吸百姓的血的蛀虫,汉帝国迟早要毁在这帮蛀虫手里。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两人过得最舒心的一段时间,每天不是互相切磋,就是在行侠仗义。 但常走夜路的人总是会遇见鬼的。 一次行侠仗义两人打伤了一位官吏的儿子,第二天就有大批捕快满城抓人,徐福想着反正自己是外乡人,不能拖累了廖化,于是主动投案,将罪责一个人扛了下来。 官吏喊来儿子,确认没有抓错人,但指出行凶者还有一名。 徐福咬死了只有自己一人,对方是被打坏了脑袋记忆力出了问题。 官吏当然是相信儿子的话,但怎么打徐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