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开始,虽然不是中秋诗,但对月的创作开始多了起来。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同时,从先秦起的拜月习俗也更加明确起来,除了官方的祭祀,民间更是兴盛。
李端的《拜新月》里,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又有施肩吾的《幼女词》写道: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无论大人小孩,这是全民习俗,从祭月,变为赏月,从高处,落到民间。
月饼,也开始吃起来了,什么唐太宗吃月饼,唐高宗吃月饼,杨贵妃吃月饼,各种民间传说,什么西域的人献给李世民的胡饼,又说李隆基觉得胡饼不好听,杨贵妃给改名叫月饼。
虽然不可信,但确实在唐僖宗,马球帝李儇那时,正式有了月饼最早的记载。
为了这个,大唐的糕点师傅,无论哪个年号的,都在加班加点的干呀,就为了赚后世汇。
除了这岸上的操作,水里也得用起来,众所周知,月亮来个倒影,那就是两月亮了。
更少不了游船赏月,登桥赏月。
流经三国城,最后成了大明的小秦淮,这条河加上流经大宋梦华城的一条河,汇入小秦淮,两条河成了三朝的游船路。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