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花坛彼此交相辉映,一片欣欣向荣。
秋千上的绳索已经换了新的,更加结实。
鸭舍临塘而立,还有一座竹桥。几只小柯尔鸭在鸭舍里探头探脑。
泳池还没有投入使用,但是旁边的草坪上,有人支起一个简易帐篷,把这里当做了露营地。
篮球场上,有两个队伍在进行友谊赛,定点投篮。袁莱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感觉自己的水平也可以上去投两个。
至于中不中,就看缘分了。
会计室里,有人甚至在演小品。
“你这个账啊,就算我算出来,也不能立马现在给你报,要拖上一段时间,这也是我学到的一个小技巧哦。”
“哎呦,这范儿有了哦。”
“要不是法治社会,你就挨打了你知道吗?”
“后边是什么词来着?赶快,看一眼。”
“你这不行啊,连词都没记住。”
“我下次必须整个台词本过来。”
狗乐园里,重新收养了三条流浪狗幼崽,趴在窝里睡的正香。
旁边是兔笼和流浪猫笼,白天人多,为了安全,就放在笼子里,不过都是可以摸得。有专人在旁边看护,避免发生什么意外。
多功能厅里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弹乐器,却能和谐的共处一室,互不打扰。
一二三号房的门锁着。
三个卧室只有在讲解员在的时候,才可以限时进到里面参观,平时都会锁着。
从窗户里可以看到房间里面的所有东西。
照片墙已经全部放满,多的东西,有员工每天来收走,全部收藏在不远处的后陡门储物馆里。
除了照片和明信片以及手写信,其他东西也是不让放的。
储物馆就是一个后陡门博物馆,这里盛放的,都是大家的回忆。
一个共同的,难忘的回忆。
没有人会去破坏它。
讲解员领着一队人从后面小吃街走过来,手里拿着小喇叭和小旗子,像模像样的。
讲解服务是后加的,因为袁莱发现来这里的不仅只有粉丝。
有些人虽然没看过节目,不认识十个人,但听说可以免费,就都聚集过来了。
有些时候确实需要一个讲解员,向需要的人解释一些问题。
袁莱托林听听在网上发布了招募帖,召集同城的,有时间的粉丝来兼职讲解员。
唯一的条件就是看过种地吧所有物料。
刚开始有好多人报名,但筛选下来,她发现好多人甚至连节目正片都没有看完。
她和林听听用了三天,才从人海里选出三位符合条件的。
“好啦,从麦田回来,这里就是少年之家的小院子。之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大火,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是后来重建的。”
队伍中一个人举手提问,“我要是从秋千上摔下来,有保险吗?我要掉到塘子里,会有人来救我吗?还有,那些房间不能开着让我们进去看看吗?我能领养小猫吗?”
“进来的人都是人身意外险的,保安室就在旁边,如果掉进去会有人来救你。但我们不建议这样做。这里的动物只要符合领养条件的都可以领养。至于房间,我们刚才一起看过了,不单独对个人开放。”讲解员耐心解释。
举手的人后面一位吐槽起来,“这也没啥东西啊!还不如去游乐园呢!”
没等讲解员说话,其他人看不下去,“免费让你进来玩你还想要啥?再说了,这是给我们看节目观众留的,你看节目了吗你就在这叭叭。”
举手的人问,“什么节目?我不看就不能进来吗?门口没说啊?”
“没说不能进来,但门口温馨提示也说了,只是尽量还原节目里本来的基础设施,还原原汁原味的后陡门,看过节目的都知道里面有什么,有啥可吐槽的!”
“那你们都是看过节目的?”
“当然啊!你不看节目来这干什么?在小吃街买点吃的就走得了呗。”
讲解员果断拉开互不相让的两方,“别吵架别吵架,这位游客,您可以回去搜一搜《种地吧第一季》这个节目,很好看的。等您爱上这里,欢迎您再来。”
“早知道这么无聊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那人转身就往外走。
“欢迎您再来!”
结束完解说工作,讲解员走到屋檐阴凉下休息。
随手捡起扔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