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发癫吧...其实,我早该想到的,你若不是发癫又怎会在走出宫门后,独自来到镇北王府呢... 来王府就来王府呗,你还在此频频自语,像魔怔了一般练起了什么剑谱...”
“可以了安若,你就算发癫也该结束了...别忘了,琛儿还在赵府等着你呢...”
沈安若丝毫不在意柳霖霖的言语,带着压不住的笑意,说道:“霖儿,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些传世的诗词歌赋,其实并不是在表达一种心情或精神、意境,而是在表达一种规则和秩序呢?我觉得完全有这种可能,所谓天地有法则,万物有生息。这就好比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本就是再寻常不过的规则和道理,人们却常常会着重于自己的心魔和执念,反倒会忽略掉要顺势而为...”
柳霖霖,柳眉紧皱道:“安若,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我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沈安若大笑,“就拿你手中的剑来说吧,往往绝世高手是不会先出手的,所谓无招胜有招也并非人们所理解的那样,而是在等势。所等的势,也是天地之势,自然之力量,理当如此的一种结果和反射...”
“如果你还是不懂我在说什么,不如我再说得具体一些,假如你要持剑越墙,大多数人要考虑的也是越过墙后能否站稳身姿,反而会忽略掉手中还握着剑。倘若,你能做到伺机而动,待看到击杀对象靠近墙围时,再跃身而下,那你的着重点就不再是能否站住了,而是能否一剑取走他人性命。”
“当,取人性命成了核心,那自然也会在力道、方位上做一番文章,那么能否借助下跃时所产生的重力,则又成了首要条件。若能借助身体的重力,再结合凌厉的剑锋,就算对方想格挡都未必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那么,假设一击未中,也可借助跃下墙头的下行力顺势翻滚,再击出第二剑。如此一来,只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对方毙命,要么对方再次格挡下第二剑,但,即便成功格挡,也必会留给你脱离的机会。倘若,再利用风雨之势和霜雪之便,那能完成的动作也能大大增多,从而挥出一些平时根本就无法完成的招式...”
“这其中不仅讲究灵活性,更讲究顺势和借力。正如,“凌霄赋”歌谣中所写“秋霜来时叶未染,冬雪覆顶眼更宽”“愿为苍穹一孤雁,长啸九天任飞翻”,其意也是唯有碧空如洗的晴空,才有让人上云端的欲望;唯有风拂翠叶的摇动,红萼才能在摇动间若隐若现地展现出花蕊。”
“至于“不畏浮世侵傲骨,只将清韵绕人间”则就是一份坚定和不屈了,但,又绝非人们所认为的坚定与不屈,反倒是要留给自己更多蓄力的机会。当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街头巷尾的故事,那该被称颂的“清韵”自然也会绕满人间。”
柳霖霖,缓慢说道:“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能理解,比如鼓舞,就是要借助旋身或抬腿的力量才能将身上的绸缎击打在鼓面上;还有你所说的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仿佛是在说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假如他只见了诸葛亮一次,那诸葛亮也未必就能出山相助,正是有了“三顾”才足见其诚意,也正因“三顾”才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沈安若拍手称赞,道:“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凌霄赋”真正的解意。或许,我还无法完全表达清楚...不过,我已明白其意与核心,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练成和齐麟旗鼓相当的剑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