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二十多分钟,王小北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拎着几个沉甸甸的饭盒。
他将其中一盒递给雷永康,笑道:“永康爷爷,咱可不能亏待肚子,这几个馒头和盒饭你路上垫垫,还有,这袋大米你也带上。”
说完,那10斤的大米转交到了雷永康手中。
原打算还要住几天,没想到计划有变,大米就有点累赘了,毕竟不可能一路带着回去。
雷永康望着手中吃的,连连摆手:“我带上两个馒头就行了,剩下的,你们自个留着吧。”
王小北见状,笑眯眯地说:“放心吧,我们回家有定量,车上也能买吃的,不用担心我们的。”
张美英知道儿子的能耐,也在一旁劝着:“永康叔,收下吧,城里我们的口粮是有保障的,这点儿不算什么。”
“这个……”
雷永康闻言,心中颇为纠结。
最终,他还是点头:“那好吧,我就收下了。”
说完,他轻叹一声,似乎想言又止,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喂,谁去皖西的?车要开了啊。”
话音刚落,公社大院里传来喊声。
“哎。这儿呢,这儿。”
王小北连忙挥手示意,对着雷永康笑道:“永康爷爷,那我们先过去啰。将来有机会,咱们再聚。”
说完,他牵起冬秀,走向大院里面。
张美英与雷永康点头示意后,也随之跟上。
来到停车处,就看到一辆大卡车。
车上已经装了不少货物,但仍留有少许空隙。
副驾驶座已经有乘客,三人只好挤在后面的车厢中。
王小北逐一递上香烟,那几人接过后,气氛随和了不少,叮嘱如果路上要上厕所方便,敲车顶就是。
三人道过谢,随即上了车厢。
片刻后,车辆启动。
车厢内,王小北等三人随意的坐了下来,王小北随即从包中掏出吃的,“妈,冬秀,吃点东西吧,刚买的热乎呢。”
说完,揭开饭盒盖,里头装着洋芋丝炒肉丝,还摆着六个雪白的大馒头,更有干净筷子,分发给每个人。
张美英一脸讶异:“这你哪儿弄的?”
王小北玩笑道:“我说变出来的你信吗?自然是餐馆买的,快吃吧。”
王小北边说边咧嘴一笑,手拿馒头吃起来。
张美英不疑有他,心下暗忖,定是花了不少钱,或许还是用的全国粮票呢。
她望向一旁咽着口水的冬秀,笑道:“好了,你哥准备的,就放心吃吧。”
王小北也附和:“放心吃,特意选了不太油腻的,正好适合。”
毕竟,在北平都没什么肉,这里自不必说,想必他们已经很久没沾荤腥,因此特地挑选了较为清淡的菜,以免肠胃不适。
冬秀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抓起馒头大口咬下,显然是真的饿坏了,太久没有尝到肉的滋味。
车内,众人边吃边聊。
随着车辆一路颠簸,直至黄昏时分,终于抵达专区。
那时的皖西尚未升格为市,但其行政级别已经等同于市。
抵达目的地后,王小北再次向司机及副驾递了香烟,微笑挥手作别。
随后,他们招了一家招待所,安顿下来。
这次,张美英亲自谈的,可惜这地儿没啥像样的住宿,只剩下那种挤十个人的大通铺。
好在屋里人不多,一对小两口加上一个小伙子,勉强算是清静。
晚上自然免不了外出找吃的,填饱了肚子才算完事。
第二天清晨,直奔政务区把章给盖了,坐着开往省城的班车,一路风尘仆仆。
午后时分,一行人踏入繁华的省城,东打听西问路,好不容易摸到市政大楼。
一番周折,总算把所有手续搞定。
手续齐全后,坐上公交悠悠晃回了招待所,接下来便是买几张回北平的车票。
王小北安排两人在招待所休息,自己则去买票。
顺道看看后世住过的孤儿院。
火车站人声鼎沸,打听清楚车次,瞅了眼时间,挑了个晚上7点多的列车,刚好第二天清晨到达目的地。
3张卧铺票到手,走出车站,看看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足以让他旧地重游一番。
打听好路线,他悄悄取出空间中的车子,一路风驰电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