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袭取端氏县
梁广抵达襄陵已是五月十六。看书屋 追蕞欣章洁
襄陵县翩重置,由于人口大多迁往平阳,县城颇为冷清,迄今陆续落户的流民不过千馀户。
县城政务还是交由贾氏子弟打理,郡府只派驻一名部尉,一名主簿,分管治安和分田。
这也是襄陵丶杨县丶洪安丶永安四个县治的主要治理模式,土人+郡府派驻。
狐聂县在邓氏迁入后,正式改名为永和县,也是采取此类办法。
王镇恶丶向靖率兵随邓氏一同前往永和县,梁广给他们半年时间,剿灭祸乱县城的美人。
两名小将在平阳团伙骨干成员里年纪最小,地位却着实不低。
任谁都看得出,梁广对二人颇为看重,破格重用丶锻炼之意明显。
王镇恶脑子活泛,向靖行事稳重,二人搭档默契,也有互补之效。
这几个完全收归郡府管辖的县治,至今都没有正式设立县令长,处于郡府主导,当地士族协助治理的状态。
梁广倒是想从郡府吏里拔擢一批,委以县官之重任。
花了几日时间挑挑拣抹,亲自考查一番,结果令他大为失望。
这些人做做刀笔吏还行,却无一人具备主持一县政务的基本能力。
想矮经子里拔高个都找不到。
各姓子弟虽不见得有多高的才学,最起码在农事丶数算丶律法丶典章等方面知悉一二。
加之宗族在本县丶本郡的名望和影响力,主持县政务的确更容易,也能做得更好。
梁广却不甘心直接任用几家子弟做县官,干脆暂时不设主官,只让各家宗族配合郡府料理政务,先把分田丶登造版籍落到实处。
这年头,要想找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寒素士人不容易,庶民阶层能识字就算不错,具备施政治民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梁广琢磨了几日,就当下而言,掌握知识的主要群体还是士族,让渡权利,
吸纳他们进入统治阶层无可避免。
用府兵体系创建并且壮大小地主阶级,寒素土人的培养,又是创建在拥有一定规模的小地主阶级层面上。
读书的前提是温饱,当基本的生存须求得到保障时,这部分群体自然就会谋求更进一步发展。
读书获取学识,又或是接替父辈成为府兵,走军功普升路线。
等到寒素土人有一定规模,就需要为他们搭建一条向上攀登的信道。
到那时,或许才是权力分配的底层逻辑彻底转变之时。
不过,梁广也不打算向士族群体轻易妥协,各姓子弟要想获得正式任用,还得通过察举考查。
这件事急不得,具体如何考校,还得制定出一套细则,有利于郡府统治丶发展,同时也能让各家士族接受。优品晓说徃 吾错内容
梁广离开平阳前,交代崔丶韦洵牵头,先拿出个大致方案。
反正现在人口多集中在平阳县,其馀县治以吸纳流民丶推广分田为主,没有太多复杂政务处理。
得知梁广驾临,贾氏宗长贾毅亲自赶到襄陵拜见。
“使君若有差遣,吩咐一声即可,何劳亲自驾临?”
县翩正堂内,贾毅坐于下首。
长子贾阳任职平阳县丞,也是贾丶邓丶曲三家里,唯一一名获得正式任用之人。
邓丶曲两家认为贾氏早已暗中投靠梁广,否则贾阳怎么可能得到重用?
邓氏宗长邓众来信,冷言讥讽了一番,贾毅是有苦说不出,浑身长嘴也解释不清。
私底下,贾毅没少痛斥梁广狡诈,不声不响就把贾氏从四大姓里孤立出来。
这会儿见面,贾毅又满脸赔笑。
贾阳留在平阳任职,性命拿捏在人家手中。
好在平阳政权日趋稳固,梁广作为主君也还算讲信义,没有过多为难贾氏,
宗族的基本盘算是保住了。
如果将来平阳政权做大做强,梁广此人真有几分气运傍身,贾氏现在投入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