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布局西河郡
新一轮的平阳军改,绝不仅仅是增置左右龙武军。`s,w¨k~x¨s_w/.,c~o^m¨
府兵由各地军府管辖,中央一级的主管机构便是前后左右四军,每军辖制若干军府不等,兵员在三千至一万不等。
作为主力征讨部队,梁广对四军的重视毋庸置疑。
赵鹿丶屈突涛丶勒马驹三名将领的阵亡,也必然使得四军将领设置做出调整。
前军将军由副将支接任,以向靖为前军副将。
皇甫毅仍旧担任后军将军,以刘凯为副将。
苟平丶呼延恺分别担任左军将军和副将,保持原有设置不变。
右军将军慕舆盛,以王宣为副。
主副将军以下,还有各幢主丶伯长丶督战丶队主丶什长丶伍长。
在打散整编过程里几乎全都换了一遍,有的按照军功晋升,有的降甚至革除府兵军籍,触犯更严重军法的贬为役徒扔去屯田,直至斩首抄没家产,罪及家眷。
这部分罪行深重者相对较少,主要是触犯军法大忌。
如战场上或者行军途中丢失旗鼓旌节,战场上私取牲畜衣财,私自虐杀俘虏,临阵喧哗不听旗鼓号令::
各军揪出一批典型,召集全军当众审判,然后依军法判处。
这些举措都是起到警示震作用,绝大多数触犯军法者,早在战事结束之初,就已经遭到处决。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整编,四大主力部队来了一次大换血,兵力总数三万六千馀,以平阳丶河东两都府兵为主,占据总兵力的六成,其馀为秦军俘虏。
对秦军俘虏的安置改造也在加紧进行中,主要举措包括解散原有的部落氏族架构,改以军府为管理部门,原本的小酋帅充任军府司马丶各军中下层武官。
同时对一部分接受度较高的俘虏,进行府兵军籍登造,正式划归府兵管理,
经过调整后的主力征讨部队,规模虽然大大扩增,却也打破原有的全员府兵架构,变成了传统部落兵制+府兵的混合体系。
管理上比原来麻烦了许多,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为了安置俘虏扩充军力,同时还要保证内部稳定,又要顾及到俘虏对于府兵身份的接受度,只能搞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
大都督府的军需供应压力剧增,府兵们既能缴纳赋税又能作战,可大量俘虏相当于职业募兵,
只能由公府提供粮草给养。
好在经过三年耕耘,平阳仓储屯粮还算充足,基本能够保证军需供应。齐盛晓说旺 醉鑫蟑劫哽辛筷
今年的春播受战事影响,夫役丁口大量抽调,虽说战事结束得比较及时,却也或多或少影响春播垦种。
各地流民流入,人口略有所增,又变相抵消了战事影响。
总的估算下来,今年夏粮秋粮收获,至少也能和去年持平,如果扩大豆类和小麦种植面积,说不定还能有所提升。
军粮的压力,迫使梁广爬出温柔乡,一遍遍在汾东田亩间巡视,敦促有司官吏不敢在农事上懈迨分毫。
主政平阳三年,梁广对农事的重视有目共睹。
两郡士民笑称说,当府兵打仗不一定能做官,因为战场上能否活命丶能否立功,大概率要看机缘。
可若是种田种得好,成为十里八乡的垦田好手丶产粮大户,经乡里县郡上报,那是有可能惊动梁公的。
这几年来,梁公亲自表彰嘉奖的农吏已不是一个两个,重奖农事,几乎成了平阳政权的一大惯例。
农吏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背吏,那是有严格考核标准,相当于半官身份,且是专职专干,吃公粮有俸禄的。
今年来委任的一批县曹史,乃至主簿丶部尉丶县令长,有十几人都是从农吏中拔擢。
白丁之身通过种田当农吏,经过学习考核获得官身,这也算是开了先河,引来两郡士民一片热议。
梁公用人不拘一格之名,也因此不胫而走,
也因为考虑到军粮供应压力,城虎军丶龙武军两支直属亲兵总人数控制在四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