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牛川会战
刘显在梁广抵达平城后的第三日,便迫不及待地调集兵马对魏国发动进攻。o<,5o2?4~$?看@书μ× @@^免?&费\阅¨@读μ
许是独孤部被拓拔联军欺负了两年,上上下下都着一股气。
许是梁广的到来,给了刘显和独孤部莫大信心和勇气。
开战伊始,刘显军竟然连场大胜,一路高歌猛进顺利杀入牛川。
刘显召集部师丶头人进行战前动员时,梁广就坐在一旁,亲耳听到这家伙拿他大做文章。
说他这位梁公曾经拳打东燕慕容垂,脚踢西燕慕容永,打得白虏鲜卑哭爹喊娘。
梁公打白虏鲜卑如此厉害,打索头鲜卑想来也不会差。
又说他已经在普阳调集十万大军,随时准备开赴平城,联手独孤部一举荡平拓跋魏国。
如果攻破牛川的是独孤部,那么所有牛羊奴隶自然是独孤部占大头。
如果独孤部此一战无法击败魏军,那么梁公大军就会接管战局,攻破牛川以后,所有财货奴隶都归梁公所有。
刘显一番讲话慷慨激昂,十分具有煽情效果,一众部帅头人战意高昂,纷纷表态要死战打败魏军。
一是为复仇,争口气,二是为牛川上百万头牛羊马匹,还有几万女人奴隶。
部帅们吃着梁公送来的粟谷,对于梁公率军助战自然是热烈欢迎。
如今的独孤部,太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盟友站出来撑腰。
可欢迎不代表愿意把牛川宝地拱手让出,梁公率五千精骑前来助战,部师们表示欢迎。
梁公率十万大军前来,部帅们心里肯定要打鼓,这是要吞并独孤部,还是要彻底征服代北?
可别消灭了拓拔魏国,又迎来一位更加强大的敌人。
刘显半开玩笑的话,使得所有部帅们心里生出紧迫感。
此一战如果不能得胜,独孤部不仅丢了大脸,只怕还会彻底沦为梁公附庸。
总之,刘显一番话激得一众部帅叫。
这些部师下去再跟部兵们一通宣传,短短数日,独孤部四万大军汇集白登山下,分作三部,次第向牛川进发。
梁广陪同刘显检阅军队时发现,独孤部大军几乎全员带伤,且有近万馀是相貌稚气的少年。
两年来的战事,独孤部死了太多成年战土,许多十三四岁的少郎接替父兄出战。
游牧民的男丁不需要经过太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很好地投入战场作战。
他们生来便熟悉马背,骑马游猎的场景,和骑战对敌时相互骑射的场景十分相象。
组织上的统属关系更加简单,从大将军刘显再到各大部帅丶头人丶小帅丶骑长,一声令下全员出动,没有民与兵的本质区别。+q′s¢b^x\s?.?c,o\m¨
组织关系简单,动员起来就相对容易丶快速。
三天集结四万大军的速度,平阳军是万万做不到的。
后勤辐重的运输也相对容易,除了粟谷马秣需要调集一部分老弱部民丶奴隶搬运,其他牛羊牲畜交给部民们自己驱赶就行。
马匹丶兵器丶衣甲丶行军途中的干粮,这些物资都由部兵们自己解决。
最后便是关于胜利品的瓜分。
按照部落传统,除统一上缴大单于的一部分之外,其馀都由各部按照出力多少丶战功多少来瓜分。
最后的地盘划分,则要在大单于的召集下联席开会决定。
这套游牧族世代沿用的制度简单丶高效,军事优势十分明显。
部落扩张初期,这套制度用起来无往不利。
一旦形成部落联盟,管理难度跃升一个档次,就需要更加复杂的决策机构。
拓拔魏国的八部大人联席议事制度,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本质上还是利用八个最具权势的大酋帅,来平衡各方势力,维持部落联盟。
若想要从部落联盟进化到国家层面,八部大人制又会和国家集权治理格格不入。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