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梁周建号
朕膺昊天之眷命,荷祖考之洪麻,临御万方,夙夜抵畏:
今仰稽干象,俯察坤舆,惟尔使持节丶都督并州诸军事丶平阳郡公梁广,忠亮天挺,神武冠世::::
昔董戎昭义,定并土,破拓拔于白登,镊铁弗于秀容,勋庸光于竹帛,威棱震于朔野
低承宗庙:”
平阳公国府内,梁广领着全家老小,跪倒迎接新君符选的册命诏。′n.y\d·x~s¢w?.~c-o/m~
赶在新年前夕,长安使团抵达平阳。
这个庞大使团由宗室丶公卿丶勋戚组成,主副使加起来三十馀位,沿途护送的羽林郎禁兵丶随行吏丶僮仆,拢共有三百来人。
使团此来,只为两件事。
一是颁发册命诏,正式册封他为周王,并加九锡,假黄钺。
二是拜他为太师,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召他回朝辅政。
宣读诏救之人乃是王永,听说为了能够让他的身份配得上这份差事,荷选特地加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这个加官不常授,通常只用在礼待老臣时,
得此三品加官,意味着王永在朝廷班列里,位次仅排在权翼之后。
王永职官是尚书左丞,第五品官,现在得了加官,品衔位次反倒超过两位左右仆射,
与尚书令同级别。{?;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回到长安,韦华丶赵瑜两位尚书仆射,还得站在王永身后,到时候恐怕有些尴尬。
梁广跪倒在地,静静听着王永宣读诏救。
自从来到平阳,五年来,他再也没有跪过。
这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
过往一幕幕飞速掠过脑海,回首往昔,他从一介僮奴子走到今日,满打满算已过七年七年弹指一刹,却也改变了他和许多人的命运。
回看自己的崛起之路,凭借个人勇武获得梁云认可,得到梁氏郎君身份,借用宗族之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第一批班底。
之后,便是一口口吞下从大秦身上掉下的血肉壮大己身。
无论是当初的长门亭三部鲜卑,还是平阳丶河东之地的隐匿人口,曾经都是属于大秦的一部分。
慕容鲜卑作乱于关中,梁广借剿贼之际兼并长门亭三部鲜卑,一口气吃下三万部民,
使得他有了和初登帝位的宏叫板的底气。
关中鲜卑对于大秦而言是一颗毒瘤,国势衰颓之际,毒瘤发作进裂,差一点就祸及全身,复灭大秦社稷。
对于梁广而言,这颗毒瘤却是壮大实力的养分。
经过均田丶府兵两大制度从经济地位丶社会地位上的改造,关中鲜卑彻底融入梁氏政权。
悉罗多丶慕舆盛这些鲜卑贵族将领,在梁氏政权内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要想实现族群融合,更进一步消除族别对立丶族群矛盾,还得从文化源头进行改造。
近一年来,平阳丶普阳丶安邑三地大力兴建官学,提倡文教,吸纳官员将领子弟入学,并且拿出一部分出仕名额,仿照魏晋太学进行考试,择优者而仕。
这一举措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公卿大臣子弟,增加政权认同感和凝聚力,更重要的是普及汉文化,用文化认同来消除族群矛盾。
当然,这一过程漫长而困难,梁广并不指望能在他这一代人完成。
可不管怎么说,一代人丶两代人丶三代人::只要梁氏政权存在一日,这件事就要一直做下去。
今后,官学招生还会面向民间,民籍良人丶府兵子弟同样有机会入学。
梁氏政权发展壮大至今,表明梁广对当下时代的思考和改造初见成效。
周国的创建,也只是他此前七年奋斗的成果之一,仿如水到渠成。
他内心的兴奋激动只存在了短短几个呼吸,旋即便归于淡然。
王永一边宣读诏书,一边小心翼翼地瞟眼观察他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