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见好就收
战后及时总结,对有突出表现的将领公开表扬,已经成为周军征战时候的固定环节之一d
不只有表扬,还有批评,视战事结果有所倾重。秒璋洁晓税旺 勉费越犊
一场战略上的重大胜利过后,自然是以褒扬多一些。
褒贬人员也不仅限于领兵将领,还有各参军佐官丶军吏丶军曹丶幢主丶伯长丶督战丶
队主,一般在固定期限内,从上至下完成战后述评。
这项流程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尽早完成军功核定,交军中主簿丶功曹史签押,交上级持节都督审定,最后上报兵部核准。
以前这项工作,朝廷层面由领军府丶护军府丶五兵部牵头处置,时常有权责不清丶推扯皮之举。
部落兵制时代,大大小小的部帅丶酋帅对依附于自己的部兵有生杀予夺之权,军功高低多寡,也往往由各自领主决定。
梁广从很早起就注重军功记录丶核定丶申报一系列流程,这也是府兵制大规模施行后的配套政策。
府兵是国家军籍,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征调丶指挥丶统领大权收归中央。
府兵征战立功后的赏罚陟,自然也要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避免各级将校利用职权,在军功上克扣丶要挟军士。`萝-拉¢小?说· ~无\错′内?容\
严肃军功核准流程,尽早上报到兵部,无疑会增加各个环节动手脚的风险难度。
此次雍县会战,虽是以周军府兵为主力,不过窦冲等将领统领的秦军也发挥不小作用。
这些旧体制下的秦军,还有相当部分是传统部落兵,单是属于窦冲一人的部曲私兵就有近两千人。
直接强推去部曲化,强硬撸掉秦军将校的私兵也不现实,手段过激容易引起反对声浪。
梁广先把军功裁定权收回,让雍县的近两万秦军知道,周王才是能决定他们军功多寡之人。
梁广警了眼窦冲,这厮到现在都还没反应过来,坐在那一脸心不在焉.
“除了上述诸位当为军功表率,还有几位将军,功劳之卓着,也是毫不逊之!”
梁广环视众将,目光落在其中三人身上:“申朗丶孟超丶杨云!”
三人走到大帐中央拜倒,山呼叩首再度抬头时,孟超哭得稀里哗啦,杨云抹泪不停,
申朗较为内敛些,却也双眼通红。
大帐内响起窃窃私语声,有不少周军将领,诸如独孤浑等人入伙较晚,不知道这三人和大王有何故旧关系。
就连窦冲等人也是一头雾水,这三人曾经是符师奴魔下的得力骁将,也是挫败符师奴阴谋叛乱的最大功臣。&?_咸§!ˉ鱼?×+看???书%<μ网÷ ¢免3?费o?!阅.&{读}
怎会突然和梁广扯上关系?
直到王镇恶小声嘀咕,把三人曾是虎督成员,最早一批士的隐秘过往透露出,众将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三位根本就是周王旧部。
照此看,当初周王出镇平阳,三人留在长安,多半是有意安排。
梁广上前几步,俯身一一起三人,几句勉励的话后,让三人回到众将中安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三人虽然和大王分别多年,忠心却丝毫不减,否则也不可能果断舍弃符师奴,助扶风王符融退敌。
如今三人回归,今后必获重用。
心思活泛些的,已经在考虑如何与三人套近乎拉关系
悉罗多黑脸沉沉,心情有些沉重,感受到了几分压力,越发觉得自已在武臣勋贵集团的地位受到挑战::::
“姚已绕萧关返回天水,姚羌势力在陇山以东基本瓦解,剩下一些氏羌部心族丶本地豪强,如果愿意归附者,可以既往不咎,但是要拿出人口和土地,接受朝廷统一安排的均田丶清丈”
战事总结后,梁广话锋一转,开始就后续陇东地区的治理问题展开安排。
众将面面相,听大王这意思,不打算继续向天水进军了?
悉罗多按捺不住,急吼吼地道:“大王,姚羌贼军溃败,数万主力复灭于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