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卫国’的祖训,耿汤有时候都想带着凉州军民迁徙了。
如今算是好日子来了,赵国朝廷,哪怕在处处打仗的情况下,先是派遣吴玉堂、郭朗支援,后见敌军势大,连青龙李兴都调来了。就不说实际赵军猛不猛,光凭赵国这种把凉州边民当人看的行为,就让雍凉地区士气大振。拿起夜光杯,满上清河醉,耿汤瞧见那些都是小军官之间掺和,有名有姓的大将一般不上。要说赵人猛将,当属李兴、郭朗!其战场之威,万夫莫敌。如今此二人的武艺,已经是名震西域,甚至高昌国都畏惧害怕。耿汤是不相信,还有比这两个龙熊之士更猛的。下头校场热闹,上头将台也不差,耿将军跟赵国统帅,还有吴玉堂等将,推杯换盏间,基本就确定了后面的军事行动。沙漠的路已经走通,粮草积蓄的差不多了,赵军还需要等待一批军备,赵国走的精兵路线,他们弓箭、甲胄、马匹的消耗都太大了,尤其是重骑兵,因为各种器械缺少,现在部队战斗力直线下降。正当耿汤说着大楚王朝开国秘闻趣事,说到兴头上时,远方来了一匹快马,随后,这个朱红戎衣的传令兵,在李兴耳边说了一些话。耿汤注意到,龙骧将军脸色大变,匆匆跟他见礼后,便离去了。“啥事如此可怕?莫不是关中被余建山北伐成功了?”宴台后,凉州将军耿汤喃喃的想道。--------------关中。赵长安城。赵国大政官李宣,实在待不了旧长安,那里环境太差了。于是乎,年轻的北疆子弟,就在已经修好的普宁坊,设下了关中的政事处。长安地区的事情很复杂,牵扯到新利益、旧贵族、军队转型、民生恢复……等等,如此棘手的情况,李宣必须亲自来,没有一个手段高明的长官坐镇,这里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当然,明面上,赵国长安地域的负责人,依旧是龙骧行军主簿刘忠武。只是实际上,民政的事情,甚至部分军事,都归李宣管了。也就是说,李宣基本上,算是在给刘忠武义务劳动。这些年,法家李宣尽可能保持低调,可如今长安这次,再怎么样也低调不了了,赵国需要,他就得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夏禅与知了争相鸣叫。城墙上,李宣看见,北面火把如长龙。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刘忠武来了。旗帜如林,马蹄雷动,数百龙骧军虎狼之士,在验明正身后,进入了普宁坊。城门楼上,李宣仰头望月,负手而立,表现出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超凡与淡然。头发黑白相间的刘忠武,目光灼灼,踏步而来,直入主题,“宣子,就在这几天,河北要决战了。”“看了,但你我都应该知道,河北真正的决战,不是这一场。反而是决战之后,才是生死战的开始。”城门楼屋檐下,当年讲武堂的两个杰出少年站在一起,幞头赵装,风度翩翩,恰北人少年,风华正茂。刘忠武跟李宣的气质完全不同。如果说李宣是平淡如水,那么刘忠武就是奔腾如火。他的身上,带着军人独有的凶悍与野蛮,拿出舆图,刘忠武大致看过河北的情况,不能理解道,“陛下不应该如此冒险,等忠武从陇西腾出手,关中与塞外两路大军杀去,梁国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之辈。”闻言,李宣仰头,长叹一声,无奈的道,“你不能只看一局,从全盘来看,这个冒险还是很有价值的。”“更何况,陛下跟项济一直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比较轴,哈哈哈!”“哼哼!轴?”听着李宣的自嘲一笑,刘忠武嗤之以鼻道,“那你呢?大政官,来长安替我干脏活累活,还不求名利。你不轴?”“说我?那你呢!又得罪一次梁家,拿钱编练山地军。梁老头都去找你爹打架了。”“哈哈哈……彼此彼此。”夜风吹拂,赵旗猎猎作响,城门楼上,两位武川少年中的佼佼者,相视一笑,此时无言胜有声。某一刻,头发黑白相间的刘忠武笑了,笑的眼里全是狰狞。刘忠武在李宣身旁,望着规模宏大的赵长安城,心中暗暗祈祷,“愿我大赵,恩泽万民,立万世之基,于万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