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此处,秦王嬴政怒拔天问剑,群臣皆惶恐跪拜,面色阴沉。
他愤慨地宣告:
“这便是你们口中的非蛮夷之诸侯国?
这便是他们口中的蛮夷之秦国?
吾要昭告天下,秦国本为忠臣义士,守信重诺,是他们,一步步将秦国逼至绝境!
世人皆骂秦国灭周室、吞三晋其二,然寡人以为,此等行径,大快人心!
如此卑劣无耻之国,留之何用?”
廷尉李斯趁机进言:
“王上高义,灭其余三国乃顺应天命。
且若非我等救楚,楚亦早为伍子胥所灭。
臣不禁怀疑,芈启、芈杰二人为三国开脱,是否另有隐情?”
芈启慨然陈词:
“王上,微臣所议,绝非三国之事。”
李斯忽而插言,语带机锋:“自然非为魏齐生死,你心之所系,乃是楚国,可对?”
诚然,春秋战国,诸侯纷争,虽有互助攻伐,然如周王室与晋国般反复无常、恩将仇报者,实属罕见。
芈启与芈杰急忙辩解,言辞恳切。
然李斯不依不饶,续道:“王上,此二人身居大秦左右丞相之位,自大秦相国空缺以来,左右丞相权重一时。
而今却被楚人占据,大秦危矣!
据密报,楚国项氏一族已投诚昌平君,王上,您说,他此举是否暗藏玄机?”
闻此,数名官员纷纷站出,指控左右丞相有谋逆之心,更有被收买及投靠扶苏之将领蠢蠢欲动,欲站出来指证,
扶苏见状,连忙拉住王翦。
众人这才悻悻而退。
叛国之罪,夷灭三族,扶苏亦恐受牵连。
秦王嬴政扫视着跪在地上的芈启与芈杰,沉声道:“寡人早已明令,不许议及三国之事,尔等今日竟敢违抗。
致使众人误会尔等叛国,罢去尔等丞相之职,以观后效。”
芈启与芈杰相视一望,无奈应命。
然而,芈启那狠辣的眼神与李斯那得意的神情在空中交汇,火花四溅。
扶苏亦瞥了一眼李斯,此人果然心机深沉,轻而易举便扳倒了昌平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