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肘戳了戳中年人,挤眉弄眼的似乎想要他告诉自己沈歌他们在聊什么,中年人心中无语,即便是他自己都是一知半解,还跟他说呢。
就像普通人认字说话离不开字典、词典,江湖人行走江湖也离不开春典,传闻这是江湖人用的黑话,以前南方地区称为“春”,北方叫“典”,后来在几位江湖前辈的努力下,才让两地区的黑话融合在一起,合称“春典”,也叫“春点”。
跑江湖的人,不论是三教九流还是五花八门,但凡想要在这江湖上做生意,都得会这“春点”。
中年人记得曾听一位老前辈说过,江湖人对这春点尤为看重,手艺和家业都是不能轻传的,像师父教徒弟手艺,三年拜师两年效力,就这样师父还得留一手呢。
教出去容易,弄丢更容易。
江湖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宁惜一锭金,不舍一句春”,据江湖老前辈所说,懂春点的江湖人,那是宁愿给你一锭金子,都不愿教你一句春点。
为什么?
因为这是江湖人做生意的根基。
这春点就只能江湖人知道,如果被外行知道了,那他们的生意可就完了。
中年人记得两年前跟他们面前这个“头儿”一起喝酒时,他问起了这个问题,“头儿”没具体解释,只是给他举了个例子。
他说,如果村里有个走街串巷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人请到院子里看病。这卖药的先生本事不大,看不出病人得了什么病。
刚好这位要看病的人邻居是个江湖人,既然都是吃搁念的老合,他就会帮衬着卖药的先生把这个钱赚了,就会提前跟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
有了这句话,卖药的人虽然还没见到病人,也没把脉,但就已经知道了病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得的是什么病。
因为病人邻居这句话里,就包含了很多信息,“果食”是妇女、“点”是人,“攒儿”是心口、“吊”是疼、“粘啃”是病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家有个妇人,得了心口疼的病。
卖药的人一把脉,把病症一说,保管人家信你,那还不得乖乖掏出钱来买药......
这就是江湖人春点的用处。
如果被外行人知道了,怕是大多数人的饭碗都要砸了,所以这春点不轻易传,就成了江湖人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
一旁的沈歌还在跟“贼王”交谈着,那人询问他的情况,他便露出一副苦涩样,“受了点腥,才醒攒儿,虽是明白咎不在相而在一,我也是个念攒子......”
这一番表演虽然不知道“贼王”是否相信,但沈歌的模样却是情真意切。
前段时间他摆摊算命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腥加尖,赛神仙”,腥就是假,他刚刚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被人骗了,才反应过来,虽然知道是自己的错,自己是个傻子......
“贼王”深邃的目光看着他,看不出喜怒。
两人这一番交谈下来,沈歌并没有探查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只知道这贼王叫“张广禄”,和他想的一样,正是老荣小偷这一行的,只不过他们并不是专门吃“轮子钱”的,今天上火车来只是为了训练这些人而已。
“燕子”是他的徒弟,虽然说是牛仔男的妹妹,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都不是师兄妹,因为牛仔男是中年人带来的,中年人也只是路上遇到的老合。
沈歌也才明白过来,怪不得看这牛仔男像个“空子(外行)”,原来和这“贼王”没什么关系。
张广禄这个名字他并没有听说过,不过对方既然能使出“苏秦背剑”这样的窃术,应该不是什么无名之辈......看来还是自己见识少了,有空的时候问问老爷子知道不知道。
张广禄盯着沈歌,不咸不淡地说道:“你这盘儿摄的半开眼倒是簧点清。”
“您过奖。”
沈歌笑道。
对方说他长得俊,虽然是个半吊子,但识时务,比牛仔男要强。
沈歌一番卖惨的话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对方只是说如果以后在江湖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报他的名号。
听到对方这么说,他也就知道了什么意思,打了声招呼后,随后便告辞了。
看着沈歌离去的背影,张广禄目光微闪,若有所思。
“师父,这人是谁?”
一旁的燕子好奇地开口问道,“我刚刚就看到李志强跟他在一起,勾肩搭背的,李志强还打算偷他的手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