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城位于青田县东北方,是西北的首府之城,也是全西北最大的城池。~e/z\k!a/n.s`.!c?o?m+
这里紧邻运河渡口,有水运加持,陆路也四通八达。地形优势在西北算是得天独厚。因此静安城的商贸十分繁荣,担负起了整个西北近一半的税收。顾喜喜等入城时已经临近日落,依旧看到许多人进出城门。其中还有商队、镖局,操着不同地方的口音汇聚于此。吕晶掀开窗帘,兴奋地一直看着外面。她过去在家鲜少外出,如今第一次随顾喜喜出差,心境大不相同。又到了从未见过的地方,自然看什么都觉得有趣。“牵骆驼的人是红色头发,跟安庆和的不一样!”“那几个人牵着猴子,还有彩色的鸟,是鹦鹉吗?他们做什么的?”“快看这个摆摊的,她卖什么菜,我怎么没见过。”……顾喜喜在后面时不时看两眼,为这个好奇宝宝解惑。入城时,江明远骑马走在前面。这会儿他放慢速度,等着马车跟上来,从窗口对顾喜喜说:“衙门在府城有驿站,咱们就去那边落脚。”“等明日一早再去府衙拜访。”顾喜喜点头,“我第一次来静安,官府的事也不熟悉。”“一切都听子初兄吩咐。”之前顾喜喜已经相中了青田县以南的一片矮坡地。西北肥沃的土地本就不多。适合种粮食的好地皮早就被祖祖辈辈的西北人开垦出来。剩下这些被弃置不用的地方,自然不是沃土。顾喜喜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不求精挑细选,唯有矮子里面拔高个儿。好在还是让她找到了。那地方因为常年风向与地形的关系,雨水较多,也会相对比较温暖。条件都勉强合适,加上灌溉方便,正好又在青田县治下,离家近。顾喜喜当即拍板,并将自己的决定告知江明远。江明远看过顾喜喜正式呈送的方案,带着县衙的农官实地考察过后,也认可了顾喜喜的计划方案。只是这片矮坡地看着不大,县衙的人实地勘测,发现顾喜喜圈定的区域足有近五百亩。在西北,耕地极其珍贵。如今的西北大将军霍江上位之初,为增加西北境内的粮食总量,特意与当时的知府商定,颁下一系列政令,名为“耕田令”。譬如耕地不得私自买卖,不得无故闲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违令者,罚款、杖刑、没收耕地、充入军中做苦力等,依罪行严重程度而定。所以,顾喜喜相中的那片地,若继续让它荒废着,自然什么事没有。可如若将土地开荒,种上了农作物,就进入了耕田令的管辖范围。西北至今还没有人种茶。茶树当然不算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茶树,是否算作违令?另外,这么多荒地要用衙门与个人合作的方式,全部批给顾喜喜用。合同具体该怎么定?衙门在其中的权限是什么?将来的收益该如何划分?……诸多问题,且事关重大,以江明远县令的官阶,还做不了全部的决定。所以江明远先写信给了知府徐大人。 得到首肯后,今日顾喜喜到府城,便是与徐大人当面商谈其中细节。只要此行顺利拿到府衙通过的公文。后续具体实施起来,便能由江明远这个地方父母官全权做主。到了驿站外,顾喜喜、吕晶正要下车。忽有一名穿公服的男子从驿站内出来,向江明远拱手道:“敢问您是新任青田县县令江大人吗?”江明远翻身下马,与之见礼。马车内,顾喜喜示意吕晶继续坐下,静观其变。只听外面两人对话。江明远道:“正是。”不管对方是谁,他自问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不可承认的。对方说:“在下乃府衙从九品文书吏,任泉。”“奉徐大人之命,前来接江大人与您带来的客人赴接风宴。”江明远声音犹带几分审视之意,“初次见面,你怎识得本官?”任泉笑道,“传言今科状元风采卓绝,丝毫不输探花郎。”“方才又看您身后跟着马车,停在官驿前,便确定了八九分。”江明远见此人身上的公服颜色,的确是从九品。加上亲眼看着他堂而皇之从官驿走出。江明远至此也打消了疑虑,拱手道,“那就劳烦任大人带路。”“不过还请再稍后片刻。”江明远转身走向马车,隔窗低声说了几句。顾喜喜其实都已经听清楚了。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