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真是温泉山庄吗?” 一位小姐忍不住惊叹,伸手摸了摸那柔软的椅子坐垫,“这料子,摸起来好舒服,不像丝绸,也不像棉麻。ˉ?′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杨明汐没有说话,她走到池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
池底铺着彩色的“石子”(玻璃马赛克),在灯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她想起了陆锦棠,自己的丈夫,西北军的主帅。
而这间山庄的主人,据说是西北的商人,怎么会想到开这样一家山庄?
这些从未见过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能穿梭现代与古代?
这个人与自己,是敌是友?莫不是想抓住自己,要挟陆锦棠?
泡在温暖的泉水中,感受着不同于传统浴池的舒适,杨明汐的思绪有些纷乱。
贤妃娘娘的试探、杨家和吴家的困境、陆锦棠在白城子的战事,还有眼前这充满“异域”风情的一切,交织在一起。
她隐隐觉得,朝风似乎变了,以后的路,怕是更艰难……
“阿汐,你看这是什么?” 一起受邀的陆锦歌,拿起桌上一个小巧的盒子,盒子打开,里面居然有一个小小的“梳子”,梳齿是圆润的塑料材质,握柄上还刻着简单的花纹。¢卡+卡-小?说·网` _首^发+
杨明汐接过梳子,触手微凉,材质轻而坚韧。
她想起刚才进来时,看到的那些“镜子”(清晰度极高的玻璃镜),那些能“盛水”的透明杯子(玻璃杯),还有侍女们口中说的,晚上会更亮的“灯”……这一切,都颠覆了她对古代“器物”的认知,而这些东西,都是现代的家常物件。
是谁教‘他’的?还是说……
一个荒谬却又无法抑制的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眼前的一切,太像她曾经生活的现代的物品了,现在又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此时,远在白城子的陆锦棠,正收到陆十一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
“将军,杨姑娘已去过‘暖玉池’,据观察,她对里面的陈设十分关注,停留时间较长。
贤妃娘娘那边也有动作,似乎对山庄背后的人很在意,派了人暗中保护杨姑娘。·看¢书\屋~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公孙家也有人开始关注杨姑娘了,还派人偶遇杨姑娘。”
陆锦棠(唐志)看着窗外连绵的烽火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贤妃不愧是自己的长姐,做事情就是暖心。
公孙家想利用杨明汐来牵制陆家,甚至窥探军方动向?那他就给他添点“麻烦”。
这“暖玉池”,既是送给杨明汐的“礼物”,也是抛给公孙昭仪的诱饵,更是他在京城布下的另一颗棋子。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陆锦棠,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摆布的将军。
白城子的仗要打,京城的局,他也要搅一搅。
而杨明汐,这个聪慧敏感的女子,或许能在这场风波中,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温泉的水汽氤氲,模糊了杨明汐的视线,却让她心中的某根弦,被轻轻拨动了。
她不知道陆锦棠的深意,却隐隐感觉到,京城的平静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这家名为“暖玉池”的山庄,就像投入潭中的一颗石子,不仅冲击了杨明汐的视觉,更似乎要冲击这固有的世道人心。
京城的慕夏,日光灼人,街头巷尾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对于杨明汐而言,这繁华却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忙碌。
杨家祖宅和吴家祖宅均已装修完毕,杨明汐带着几个粗使婆子和丫鬟,忙着布置和装饰呢!
杨明汐刚将西跨院最后一间客房的窗纱换上新样,管家便踩着碎步进来,手中捏着一封沾着水汽的信笺。
“十三夫人,堂少爷差人快马送了信,说船队已过通州闸,明日辰时便能停靠朝阳门码头了!”
信纸是杨明汐惯用的素白笺,帮她做事情的所有人都统一使用的信纸。
字迹因赶路仓促而略显潦草,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雀跃——
“……携吴家舅母、表弟等二十余口,及杨家叔伯婶娘三十余人,不日抵京。家中宅院可曾妥当?汐姐姐辛苦……”
杨明汐指尖微颤,抬眼望了望窗外渐浓的暮色。
几日前她安排堂弟杨明洲和表弟吴有宝,回老家接家眷入京的事宜,原想着尚有几日缓冲,不想船队竟比预想中快了许多。
好在半月以来她 从未停歇,早将已经买下的杨府主院、东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