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目光,如同无形的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直直落在宋昭月与珩儿身上。
这些目光中,或藏好奇,或隐探究,或含嫉妒,或露轻蔑......各种视线交织,让这原本就热闹非凡的高台,更多了几分微妙的氛围。方才,瑾侧妃母子随淑妃登上高台之际,众人便已暗中打量过一番。那绝色容颜,纵使低调,也让人移不开眼。只是,淑妃似乎不愿瑾侧妃出风头,并未多加介绍。她们纵然心中再多好奇,也不好贸然搭话。只能暗中打量,各自揣测。而现在,太子妃既主动挑起话头,众人自然乐意顺水推舟,光明正大地好好仔细瞧一瞧,这位传说中的瑾侧妃究竟是何等人物。毕竟,这位瑾侧妃入燕王府后的种种事迹,早已在京中传得神乎其神。这瑾侧妃,乃安阳侯府的庶女,入燕王府不过三年,起初虽未得宠,却笑到最后。燕王府昔日受宠的黄侧妃,早已香消玉殒,更因身世缘故,被宗人府除名,痕迹皆被抹去,仿若燕王府从未有过这一位侧妃。而出身成国公府的燕王妃刘氏,则是先闹出毒害侧妃和子嗣一事,而后便与燕王和离,去寺中修行,青灯古佛相伴。瑾侧妃,却是皇子侧妃中唯一一个得了封号的侧妃。如今育有燕王长子,独霸燕王府后院。谁瞧了,不说一声,这瑾侧妃厉害。不过瑾侧妃再厉害,日后燕王若娶了个厉害的正妃,燕王府便有的闹了。瑾侧妃毕竟是妾室,怕是往后的日子也未必有现在这般好过。淑妃微微一笑,目光悠悠落在了太子妃石氏的身上,“的确,这便是燕王的长子,玄璋。”还不待石氏有所回应,她便话锋一转,问道:“怎的不见玄荣?”石氏笑容一滞,显然未曾料到淑妃会冷不丁提及自己的长子,生生截断了她开口继续提瑾侧妃的话头。她很快又挂上一抹得体的笑容,柔声道:“回娘娘玄荣随太子殿下前往御前了。”淑妃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口中赞许道:“玄荣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已文武双全。”“本宫瞧着,今日他定能满载而归。”她顿了顿,目光再次看向太子妃,话语中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太子妃,你便静候玄荣孝敬给你的猎物。届时,也让我等沾沾光。”石氏闻言,连忙谦虚道:“娘娘说笑了,玄荣还小,哪有娘娘说的那般厉害。”她嘴上虽这般自谦,可眼底却难掩得意之色。作为太子嫡长子,裴玄荣自幼便备受瞩目,文韬武略皆是出类拔萃,是她的骄傲。石氏不死心,又将目光投向了宋昭月怀中的珩儿,笑着说道:“臣妾瞧着玄璋生得极好,果真是虎父无犬子。。”“想来玄璋将来定是打猎好手,往后定能猎得一堆猎物,孝顺娘娘。”说罢,她笑意盈盈地望着宋昭月,问道:“瑾侧妃,你说是不是?”宋昭月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惊了一下,略微有些怔忪。她没想到太子妃又突然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这太子妃还真是锲而不舍,生怕旁人注意不到自己。宋昭月暗叹了口气,刚要开口回答,,却被淑妃抢了先。 “玄璋还是个奶娃娃呢,,这哪能看得出日后的能耐。”淑妃轻笑着,语气中带着几分长辈的宠溺。她没给石氏继续追问的机会,接着又道:“此次秦王、魏王都携了孩子前来。”“他们堂兄弟平日里都在上书房忙着读书习武。这次围猎,倒是能好好放松一番,兄弟间也能亲近亲近。”石氏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却也只能顺着淑妃的话应道:“娘娘所言极是。”她原本想借着今日机会,探一探宋昭月的底细,再给她个下马威。却没想到,淑妃竟然如此维护她。石氏心有不甘,几次试图将话题再引到宋昭月身上,都被淑妃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在场众人皆心思玲珑,自然看出了淑妃的维护之意。见太子妃在淑妃面前都讨不了好,众人便也识趣地收敛了心思,不敢去招惹宋昭月。于是,原本还对宋昭月母子充满好奇的目光,渐渐收了回去。毕竟,谁也不愿因一时好奇,而得罪正得盛宠的淑妃娘娘。众人又纷纷说笑起来,开始谈论起其他的趣事。一时间,高台上又恢复了先前的热闹景象,只是那份热闹中,却多了几分刻意。宋昭月搂着珩儿,饶有兴致地瞧完了这一场好戏,心中暗自佩服淑妃的手段。不过寥寥几个回合,便让太子妃偃旗息鼓,再不敢造次。如此一来,宋昭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