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杀之气再猛烈点,整个人就像被千斤重担压着,胸闷背痛,两肋和肚子也跟着凑热闹,疼得让人直不起腰。
天上的太白星(金星)似乎也在默默观察这一切,仿佛在说:“秋天来了,该收的就得收啊。”但自然界的平衡一旦打破,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严重的时候,人们会喘不上气,咳嗽连连,连肩背、屁股、大腿、小腿,甚至是脚趾头都跟着受罪,疼得厉害。
这时候,如果你看到荧惑星(火星)特别亮,那可能就是在提醒我们,生气被压制得太厉害了,草木都凋零了,一片萧瑟之景。而身体里的那股子痛,来得突然又猛烈,让人蜷缩成一团,连翻身都困难,咳嗽得厉害了还会咳出血来。如果太冲穴(相当于现代中医中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的脉象微弱至极,那可真是凶兆,得赶紧想办法保命啊!
说起这“岁水太过”的年头,简直是自然界的冷笑话大师上线,寒气嗖嗖地满世界溜达,搞得心火小弟都得躲被窝里哭鼻子了。你想啊,这寒气一嚣张,就像冬天的北风,直接给心火来了个“透心凉”,心火能不憋屈嘛!
老百姓呢,一个个跟进了冰窖似的,身体发热心里却烦躁得跟猫抓似的,晚上躺在床上,心就像被小鹿乱撞,跳个不停,还时不时来个心悸小插曲,感觉心脏都要跳出胸膛了。更惨的是,手脚冰凉得跟冰棍似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一股子寒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的升级版。有的人呢,还会神志不清,说胡话,心疼得像被针扎,哎哟,那叫一个难受啊!
这时候啊,天上的星星也来凑热闹,特别是那辰星(水星),它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告诉我们:“看,这寒气就是我带来的特效!”而到了极端的时候,人们的肚子鼓得像气球,小腿肿得像萝卜,喘起气来跟拉风箱似的,晚上睡觉还出一身冷汗,风扇一吹就哆嗦,生怕那点微风也成了敌人。
再说这天气,大雨倾盆而下,雾气蒙蒙,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厚的“滤镜”给罩住了,朦胧得跟仙境似的,但这仙境可不是那么好享受的。这时候,镇星(土星)也来凑热闹,它一发光,就意味着这雨啊、雾啊,还得加量不加价,继续折腾咱们。
更有趣的是,如果这寒气还跑到太阳那边去串门,哇塞,那场面就壮观了,雨雪冰雹齐上阵,霜冻也时不时来刷个存在感,简直是把四季的精华都浓缩到这一段时间里了。这样一来,湿气泛滥,万物都得跟着遭殃,变化得那叫一个快,让人措手不及。
人们呢,本来就被寒气折腾得够呛,这下子更惨了,肚子胀得跟怀孕似的,肠子里还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拉出来的都是稀的,吃进去的东西好像都没经过胃的同意就直接出去了。渴得要命吧,一喝水还感觉头晕脑胀的,像是被什么附体了一样。
说到治疗啊,中医里有个穴位叫“神门穴”,放现在来说,就是手腕上那个能安神定志的小能手。但如果这穴位“罢工”了,那可就麻烦了,基本上是“神仙难救”的节奏,得赶紧找医生求救啊!不过别担心,现代医学和中医都在努力,总有一款治疗方案能帮到你。
说到方剂,咱们得提提那些古老而神奇的草药组合。比如,针对这种寒气侵心、湿气困脾的情况,可以来个“温阳化湿汤”。这方子啊,得用上干姜、肉桂这些暖宝宝级别的药材,给身体来个温暖的拥抱;再加上茯苓、白术这些利水小能手,把体内的湿气统统赶走;还有陈皮、半夏这些化痰神器,让身体清爽起来。具体怎么配呢?嗯,大概就是干姜10克、肉桂5克(一点点就好,多了上火)、茯苓1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半夏9克,当然,这只是个大概的配比,具体还得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调整哦。
哎呀,这黄帝和岐伯的对话,简直是古代版的“天气预报”加“健康小贴士”嘛!咱们来个现代版、接地气、还带点幽默的解读,保证让各位网友看得津津有味,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呢!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岐伯老师:“嘿,老岐啊,你说说看,如果这自然界的木气(代表春天生长之气)不够旺盛,会是个啥情况呢?”
岐伯老师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黄帝陛下,您这问题问得真够细致啊!要是木气不足,那可就热闹了。首先,这天气啊,干燥得跟沙漠似的,到处都缺水,连草木都懒洋洋的,春天来得晚,花儿开得迟,叶子也蔫不拉几的。这就像咱们现代人熬夜加班,第二天没精神,连脸都懒得洗一样。”
“更严重的是,这股干燥劲儿要是过了头,树木都得变‘钢铁直男’了,硬邦邦的,而那些柔弱的植物呢,直接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