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坐下来,把腿伸直,对,就这样,然后你用你的大拇指,从太溪穴往上摸,摸到第一个骨头凸起的地方,再往下一寸,就是了,你按下去,然后慢慢地揉,对,就这样,揉个三五分钟,你就会感觉小腿那里有点酸胀酸胀的,水液代谢就开始平衡了。”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岐伯啊,你这法子真是太简单了,我这脑子啊,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以后啊,我这肚子再胀,我就按你这法子来,保证药到病除!”岐伯一听,也笑得前仰后合:“黄帝啊,你这可真是聪明绝顶啊!不过啊,我可得提醒你一句,这法子啊,虽然简单,但也得持之以恒才行,你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岐伯说得对,我这身子骨啊,还是得靠自己来养。以后啊,我这肚子再胀,我就按你这法子来,保证药到病除!而且啊,我还得把这法子告诉给我的臣民们,让他们也都受益!”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试试这三个穴位了呢?别急别急,我这就再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三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和作用,保证大家一学就会!涌泉穴:位置:位于脚底正中间,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脚心”。作用: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按揉它可以激发肾气,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手脚冰凉、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腹胀等问题。太溪穴:位置:位于脚踝内侧凹陷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作用: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揉它可以补肾益气、调节水液代谢、改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复溜穴: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三横指”的距离),跟腱的前缘。作用:复溜穴是肾经的经穴,按揉它可以调节水液代谢、改善水肿、腹胀等症状。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疲劳。有一天,黄帝老爷子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健康那点事儿了。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你说这肚子胀得慌,吃啥都不消化,到底是咋回事儿呢?”于是,他决定找岐伯来聊聊。岐伯一听黄帝这问题,立马来了精神,心想:“嘿,这可是个展示我中医智慧的大好机会啊!”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黄帝啊,你问得好啊!腹满食不化,肚子鼓鼓的,跟充了气似的,还拉不出粑粑,这事儿啊,得找足太阴脾经来解决!”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足太阴?啥玩意儿?你给我讲讲清楚!”岐伯一看黄帝这迷茫样,心里暗笑,但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解释起来:“足太阴脾经啊,那可是咱们人体里的一条重要经络,它跟脾胃功能息息相关。脾胃不好,肚子就容易胀气,吃啥都不香,还便秘。所以啊,咱们得在这条经上找找穴位,给身体加加油,让它恢复活力!”黄帝一听,眼睛一亮:“穴位?听起来挺神秘啊!你给我说说,都有哪些穴位,都在哪儿,有啥作用?”岐伯一看黄帝这兴趣盎然的样子,心里那个得意啊,于是开始娓娓道来:“好嘞,咱们就从足太阴脾经的第一个穴位说起吧——隐白穴!”“隐白穴啊,就在你大脚趾的内侧,趾甲根角旁边那么一点点。你可别小看这个穴位,它可是脾经的井穴,就像井水一样,能给你补充气血。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个止血小能手呢!你要是鼻子出血、月经过多啥的,赶紧按揉它,保准见效!”黄帝一听,瞪大了眼睛:“哇塞,这么神奇?那我以后流鼻血就不用怕啦!”岐伯笑了笑:“别急,还有更神奇的呢!咱们接着往下说——大都穴!”“大都穴啊,就在隐白穴往上走一寸多的地方,也就是你大脚趾和脚掌连接的那个关节内侧。这个穴位啊,可是个补钙壮骨的好帮手!你要是觉得腿脚无力、骨质疏松啥的,多按按它,准没错!”黄帝一听,乐了:“哈哈,这下我可不怕老了以后走不动了!那接下来呢?”岐伯继续讲:“接下来啊,就是太白穴了!”“太白穴啊,在大都穴再往上一寸多的地方,也就是你脚掌中间靠内侧的位置。这个穴位啊,简直就是健脾和胃的灵丹妙药!你要是觉得肚子胀、消化不良、胃痛啥的,赶紧揉揉它,保证你舒服多了!”黄帝一听,眼睛直放光:“哎呀妈呀,这太白穴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啊!那我以后胃不舒服就找它了!”岐伯笑了笑:“没错,太白穴确实是个好穴位。不过啊,咱们还没说完呢!接下来是公孙穴!”“公孙穴啊,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