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口问篇第二十八(十)

口问篇第二十八(十)

吧?就是像水井的井口一样,是经络气血的出入口。刺激这个穴位啊,能清心泻热,开窍醒神。”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心经上的穴位呢?是不是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岐伯笑着说:“当然有啦!心经上有个穴位叫‘少冲’,它也在咱们小指的指尖上。这个穴位啊,也是心经的井穴,刺激它能清心安神,发散内热。”

黄帝一听,觉得挺有意思:“那咱们是不是只要扎这两个穴位就行了?”

岐伯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中医治病啊,得讲究整体观念,辩证施治。虽然心包经和心经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了其他经络。比如说啊,要是这人的脾胃也不好,那咱们还得考虑脾经和胃经上的穴位。\x\i-a.o?s\h-u?o!h-u!a·n?g¢.^c?o′m,”

黄帝一听,皱了皱眉:“脾胃?这跟咬舌头也有关系吗?”

岐伯解释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要是不好,气血就不足,舌头也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啊,咱们得考虑脾经上的‘隐白’穴和胃经上的‘厉兑’穴。”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你说得有道理。那这两个穴位在什么位置呢?又有什么作用呢?”

岐伯接着说:“隐白穴在咱们大脚趾的内侧,靠近趾甲根的地方。它是脾经的井穴,刺激它能健脾和胃,益气摄血。厉兑穴呢,在咱们二脚趾的外侧,靠近趾甲根的地方。它是胃经的井穴,刺激它能清胃泻火,通经活络。”

黄帝一听,觉得挺有道理:“那咱们是不是只要扎这四个穴位就行了?”

岐伯又摇了摇头,说:“还不行呢!中医治病啊,还得考虑阴阳平衡。要是这人阴虚火旺,那咱们还得滋阴降火。所以啊,咱们还得考虑肾经上的‘涌泉’穴。”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涌泉穴?这不是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的吗?说是什么‘涌泉相报’,难道这个穴位也能治病?”

岐伯一听,笑得前仰后合:“你说得没错,‘涌泉相报’那是比喻人家对你的恩情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但这个涌泉穴啊,它可是肾经的井穴,位于咱们脚底的掌心处。刺激这个穴位啊,能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黄帝一听,觉得挺神奇:“那咱们是不是只要扎这五个穴位就行了?”

岐伯终于点了点头:“嗯,差不多了!不过啊,咱们还得注意一点,就是针灸可不是随便扎的,得找专业的医生来操作。不然的话,扎错了穴位,可就麻烦了!”

黄帝闲来无事,就拉着岐伯开始聊天。黄帝问:“岐伯啊,你说这人要是目眩头倾,站都站不稳,咱们该怎么治他呢?”岐伯一听,嘿,这问题简单啊,张口就来:“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就好啦!”

黄帝一听,有点懵:“啥?足外踝下?那是哪儿啊?你给我讲讲清楚。”

岐伯一笑,摆出一副老中医的架势:“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这“足外踝下”在现代针灸穴位里,对应的大概就是“昆仑穴”。昆仑穴在哪儿呢?你想象一下,把你的脚丫子翘起来,外脚踝那个地方,有个凸出来的骨头,昆仑穴就在这骨头

这昆仑穴啊,可是个了不起的穴位,它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膀胱经啊,就像是人体的一条大河,昆仑穴就是这条大河上的一个重要闸口。你刺激刺激它,就能调节膀胱经的气血运行,让全身的气血都顺畅起来。

“目眩头倾”的人啊,往往是因为气血上不来,脑袋缺血缺氧,才会觉得晕乎乎的。这时候,咱们就得给气血加个油,打个气,让它们有力气往上冲。昆仑穴就是干这个活的。你扎上一针,留一会儿,气血就被调动起来了,脑袋也就清爽多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昆仑穴就只有这个作用吗?”

岐伯摇摇头:“那哪能呢!昆仑穴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它不仅能治目眩头倾,还能治腰痛、脚跟痛、坐骨神经痛这些个毛病。你看那些整天坐着不动,腰酸背痛的小伙伴们,多刺激刺激昆仑穴,保证让他们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你这昆仑穴还真是个万能穴啊!那除了昆仑穴,还有没有其他穴位也能治目眩头倾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那当然啦!中医的穴位多了去了,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小脾气和小特长。比如啊,还有个穴位叫‘申脉穴’,它也能治目眩头倾。”

“申脉穴?”黄帝眉头一皱,“这名字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在哪儿呢?”

岐伯指了指黄帝的脚:“还是在脚上,你找到外脚踝正下方凹陷的地方,往前挪一挪,大概在外脚踝下方0.5寸的地方,有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