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目光坚毅,再次环视群臣,接着说道:“此外,为确保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传达与执行,朝堂议事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朕决定每月举行三次大朝会,时间定在每旬之首日。~e/z\k!a/n.s`.!c?o?m+届时,六品以上官员皆可参与其中,诸位尽可畅所欲言,共同商讨国家的重大事务。每五日,再举行一次小朝会,参会者为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六部尚书、大司马、大将军等核心官员。每三日,内阁需进行一次议事,参会者为内阁的七位成员。如此安排,方能及时处置各类紧要事务,保障朝廷的运转顺遂无虞。”
谈及军事布局,高羽在充分考量当下局势后,依旧沿袭大夏旧有的基本驻防规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内地各州依据人口数量的多寡来确定驻军数量,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之州,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荆州与商业昌盛的扬州,各驻军五万之众,以维护当地的稳定与治安;而人口相对稀少的越州、兖州,则驻军三万,既能保证地方安宁,又能合理调配军事力量。至于靠近边境、直面外敌威胁的幽州、并州、凉州三州,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皆驻军十万,构筑起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看?书×屋% ·免?)±费·=2阅?读%°
同时,于京师设立南北二营,作为拱卫京师的核心军事力量。北营坐拥二十万大军,以步兵、车兵为主,同时辅以部分骑兵,形成强大的攻坚与防御力量;南营七万,皆为精锐骑兵,机动性极强,充作快速反应之师,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驰援各方。此外,尚有禁卫军,人数维持在两万至三万之间,他们肩负着专司京师洛邑的城防与皇宫安保的重任,是守护京师的最后一道坚实屏障。
高羽旋即颁下旨意,以原幽州虎师为根基,组建京师北大营,定编二十万,任命久经沙场、谋略过人的大司马孙长卿统领,期望他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打造出一支威震四方的劲旅;又以原虎豹骑与鹰师为班底,组建京师南大营,定编七万,命勇猛果敢、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张文远执掌,使其成为一支机动性强、战斗力高的精锐之师。
同时,将威名远扬的燕云黑骑扩编至二万二千人,分为龙骧营与虎贲营。龙骧营六千之众,主要为骑兵,由忠诚可靠、武艺高强的致远候卫将军邓云统领,负责皇宫警卫与仪仗事宜,彰显皇家威严;虎贲营一万六千人,其中骑兵六千人,步兵一万人,统一由英勇无畏的虎威候骠骑将军许虎统领,主要负责洛邑城的城防与治安,确保京师的安稳。!x\4~5!z?w...c′o¢m/
不过,眼下还有六个州尚未光复,局势依旧复杂多变。所以除了黑骑扩编外,其他军队虽然定下了改革的基调,但是暂缓实行,待局势稳定后再逐步推进。
登基大典的喧嚣已然渐渐消散,高羽推行的内阁制也正稳步步入正轨,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然而,真正坐上这皇帝的宝座,高羽才深切体会到其中的辛劳与责任之重。每日如山般堆积的奏折,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无穷无尽,让他看得两眼直冒金星,疲惫之感时常涌上心头。
这一日,高羽正对着满桌堆积如山的奏折愁眉不展,手中的朱笔仿佛有千斤重,每一次落下都显得无比艰难。一旁侍奉的曹化淳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小心翼翼地轻声说道:“陛下,其实您不必如此辛苦地亲自翻阅每一份奏折。您大可以挑选两三个人来,让他们念给您听,您只需专注于倾听,而后负责批阅即可。如此一来,既能减轻陛下的用眼之劳,又能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
高羽听闻,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对啊!找人帮我念,这样我便只需专注聆听,还能边听边思考,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不过,为何要找两三个人呢?此事安排一个人不也能完成吗?”
曹化淳躬下身,姿态恭敬地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若仅安排一人念奏折,万一此人被心怀不轨之人收买,故意念错内容,或者只挑选部分内容念给您听,那岂不是会误导陛下对政务的判断,进而影响国家大事的决策?但若是安排两个人,情况便大不相同。他们不仅可以轮流念诵,减轻彼此的负担,而且在一人念诵时,另一人还能帮忙订正,以防出现差错。如此一来,便能更加稳妥,最大程度保障陛下获取准确的信息。”
高羽微微点头,心中暗赞曹化淳心思缜密,考虑周全。曹化淳表面上只是说 “万一念错”,但高羽明白,他真正担忧的是念奏折之人被收买,故意欺瞒自己。虽说即便安排两人,也不能完全杜绝这种情况,但确实能大大降低风险。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