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已经崩溃。
魏国已经灭亡了。
最后的军队在洪水中覆灭,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大秦对抗的力量,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救援。
尽可能地救援。
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也是同胞,如果愿意向大秦投降,自然应当施以援手。
这是出于人道。
看着无数魏国士兵哭泣着投降,魏无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苦涩的笑容。
这些年来。
他全力以赴地守护魏国,增强国力,数十年来从未懈怠,但如今还是灭亡了,一切都已超出他的控制。
就在这时。
一艘战船停靠在魏无忌所坐的木板旁。
“魏无忌,我们很久没见了。”
王翦冷漠的声音从战船上传来。
听到声音。
魏无忌全身一震,心中虽然充满了屈辱,但此刻已经无法挽回,因为他已经失败了。
他挣扎着从木板上站起,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王翦,你赢了。”
“我最终还是败给了你。”
魏无忌看着王翦,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平静接受命运的态度。
“你错了。”
王翦却摇了摇头。
“你是什么意思?”魏无忌皱着眉头。
“你不是败在我手中,而是败在我大秦上将军赵烈手中。”
王翦笑了笑,目光转向身边的赵烈。
魏无忌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英勇、散发着威严的赵烈。
“是你引导黄河之水淹没大梁的?”魏无忌凝视着赵烈。
“正是。”
赵烈瞥了一眼,平静地回答。
“好一个赵烈,好一个秦国最年轻的上将军。”
“难怪庞煖和廉颇会败在你的手下,赵烈,你果然名不虚传。”
“引导黄河之水淹没我大梁,我全力布置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你真是冷酷,也是残忍。”
“我大魏数十万士兵,数十万百姓,因为你的计策都遭受了灾难。”
魏无忌满含恨意地看着赵烈,尽管他知道这是战争,但对于赵烈这洪水淹没的恨,他无法抹去。
“魏无忌。”
“你也是一员老将。”
“应该也明白战场上讲的是策略,讲的是击败敌人。”
“或许我残忍,或许冷酷。”
“但那都是为了取得胜利。”
“他们的牺牲,若要追究责任,不应归咎于我,而应归咎于你,归咎于你魏国的顽固抵抗,逆历史潮流而动。”
“非我大秦之民,即我大秦之敌,对待敌人,无需怜悯。”
“同时,你也不应期待我有任何内疚,这,便是战争的本质。”赵烈平静地说道。
黄河泛滥,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赵烈心中并无半点愧疚。
这便是战争,残酷无情的战争。
“好,好。”
“赵烈,我记住你了。”
“你说的没错,战争本无情,若此刻是你秦国遭此厄运,我也不会手软。”
“你胜了。”
“我自认不如。”
“动手吧。”魏无忌苦笑一声,他明白自己无法在心理上给赵烈留下阴影。
如果是其他将领。
数十万人因他而死,这将是沉重的负担,让他夜夜噩梦缠身。
起初魏无忌以为王翦策划此计时,并未提及所谓数十万人的罪责,因为他知道王翦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不会在意这些,在得知是赵烈所为后,他便用这所谓的罪孽来讽刺赵烈,目的是让赵烈感到内疚,让他余生都在噩梦中度过。
“自然满足你。”赵烈冷冷地看了一眼。
腰间的湛卢剑出鞘,发出清脆的剑鸣。
赵烈一挥手,剑光一闪,一道血光划过。
魏无忌身首异处,而赵烈直接抓住了魏无忌的头颅。
他的身体就这样无力地跪倒,沉入了这片洪泽之中,染红了一片水域。
“魏国信陵君。”
“已成往事。”王翦看着赵烈手中的头颅,感慨一笑。
“从今往后。”
“赵烈的名声将更加显赫。”
“即便是我,蒙武,桓漪他们,也远远不及。”
“我大秦第一上将,非赵烈莫属。”王翦看着赵烈那冷漠的英姿,心中感慨地想到。
韩上将军暴鸢,死于赵烈之手。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