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知道这是她写的吗?他会明白她的心意吗?
正当她心中忐忑不安之际,婉婉捧着一束野花走了进来。那野花虽然不名贵,但却清新雅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贤妃看着婉婉手中的野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如婉婉这般天真烂漫,只是如今……
她看着婉婉羞涩的模样,心中暗自感叹——这丫头怕是已经对卫谦芳心暗许了吧。想到此处,她心中更加坚定了要让婉婉嫁给卫谦的决心。
然而,当她再次想起那个边关来的人时,心中又不禁泛起一丝涟漪。那个人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与皇上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这些问题如同迷雾一般萦绕在贤妃的心头,让她无法释怀。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这个人的身份和来历。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地让婉婉嫁给卫谦。
婉婉的眼前,不仅有活泼灵动的兔子,更有绚烂绽放的花朵。那送花之人,看似憨厚,实则心思细腻,懂得投其所好,以花与兔博佳人一笑。
“姑母。”婉婉轻声唤道,脸颊微红,透露出少女特有的羞涩。
贤妃见状,嘴角上扬,轻拉她的衣袖,示意她坐下:“可是又心动了?喜欢这些礼物吗?”
婉婉微微低头,双手轻轻交叠,羞涩难掩,最终还是顺从地坐了下来。宫人们识趣地退下,只留下姑侄二人。
贤妃不再言语,只是轻轻拍了拍婉婉的手背,似乎在传递着某种无声的信息。随后,一个消息悄然在二人之间流传开来——关于太子妃的遭遇。
太子妃诞下的竟是一个死胎,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人震惊不已。婉婉心中暗自揣测,难怪近日皇上与太子殿下都愁眉不展,想必就是为了此事。
另一边,慕容硕正与边关将领及翰林院的侍读们会面。他们围坐在地图旁,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卫谦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如炬,认真记录着每一位发言者的言辞。
宫人们适时地送上茶水,卫谦退到一旁,静待下文。
慕容硕示意众人饮水休憩片刻后,挥手让闲杂人等退下,将地图小心收起。
就在这时,安公公悄然走进,先向众人点头示意,随后径直走向慕容硕。
慕容硕见状并未多言,只是微微颔首。
安公公轻声禀报:“陛下,贤妃娘娘有信传来。”他略作等待,直至慕容硕有空暇,才将信件呈上。
慕容硕扫了一眼信件,并未立即拆封。他询问安公公信件的来由,得知是贤妃写给良妃的私信后,便吩咐安公公将信件带回京城,交由收信人。
安公公应声退下,却在帐门口遇到了边关来的关将军。他心中暗自诧异,这位关将军怎会还在此处?正当他准备询问时,关将军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转身离去,未发一言。
安公公心中虽有疑问,却也知不便多问,只得继续前行。
而在太后的营帐中,一场关于京城的秘闻正在悄然进行。太后与皇后并肩而坐,话题从京城的琐事逐渐转向太子妃的悲剧、东宫的动荡、太子的前程,以及皇上对一位宫人的特别赏赐。
“哀家听闻此事,心中便有所感。”太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沉。
“臣妾亦是如此。”皇后轻声附和,她刚从皇上那里离开,心中满是感慨。她也将自己打算赐人给太子的想法说了出来。
“哦?那后来呢?”太后闻言,立即追问道。她同样有此想法,因此对皇后的决定颇感兴趣。
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皇上并未应允。”她转述了皇上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嗯,皇上所言也有道理。”太后闻言,微微点头。她并未觉得皇上做错了什么。
然而,她话锋一转:“不过,再赐一个宫人给太子也无妨。算是哀家的一片心意吧。你就不要再给了,哀家会与皇上说的。”
皇后闻言,只能应声称是。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秦嬷嬷带着几位精心挑选的宫人走了进来。她们行礼如仪,端庄大方。
太后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后,不禁叫出声来。待她们起身站定后,太后再次审视了一番,发现这些宫人都不错,都有资格服侍太子。
“哀家挑中的这两个如何?”太后指了指其中的两位宫人问道。
两位宫人闻言,面露喜色,连忙磕头行礼表示愿意。她们当然不可能说不愿意。
“好!”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