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胤禛爽朗的大笑,眼眸中却是一片冰凉,他在思索这些话是谁传递的。
刘华吗?自己就是要去她的永和宫去吃午饭。
胤禛第一个想到的人并不是刘华,这太直白了,但是以刘华的性子,也不应该是说端贵妃,而是说昌嫔。
芃芃在大太阳底下,觉得有一些寒气像毒蛇一样,从自己的小腿一直爬上了天灵盖。
桥辇上的胤禛似笑非笑,明显是不相信自己的这套说辞。
芃芃一咬牙,慌张的说出来:"是一条十七丈十寸三十分的龙,金光闪闪的,上面满是功德。
将奴婢从阴曹地府里面拖了出来,阎王爷要审奴婢,可奴婢确实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奴婢最多只是传一些消息罢了。"
胤禛脸上的笑意也维持不住了,皇帝的吃食都是事不过三口,更何况是其具体出生的时间。
虽然只是精确到日,但是作为一个有些迷信的皇帝,万一有人算命改了自己的命格,又是如何是好?
"皇上,奴婢真的是冤枉。要不然神龙也不会救奴婢呀。”
平心而论,虽然芃芃刚才的演技高超,但他的话实在是太荒诞。
子不语怪力乱神,许多士子都不相信神,八成要对对进行人身抨击。
但是奈何刘华的病好是由于仙龙托梦,紫禁城外面聚结了这么多的百姓。
这套说辞显然对没读过书,封建愚昧的百姓十分的管用。
神化就是愚民政策中的最好一把利剑,满族在巨大数量的汉人面前,是时候要彰显自己的正统性。
这套说辞胤禛这个皇帝是采用了的,不过是留着一个奴婢的性命而已,给自己造势,也算是他的荣幸。
"的确是,朕昨天晚上觉得身子轻飘飘的,然后又猛然钻到地下,就是为了去看谦贵妃,其实不是为了救你。
看到你并没有什么大错,不过大错没有小错却不断,快点说,你到底犯了何错?"
胤禛的这套说辞比芃芃更加的假,但他是皇帝,假话在他嘴里也能说成真话。
刘华早预料到了,他想功劳盖过先帝,想实现自己作为大清皇帝的人生价值,留下一个美名的性格。
刘邦做过的具体功绩大家已经记不清楚的,斩白蛇的事情倒是口耳相传。
"奴婢受到端贵妃娘娘的指示,去看谦贵妃的日常行动,特别是贵妃娘娘生病这段时间。
但是奴婢遭到天遣,也没有仙龙第一时间相互,所以病倒了。
要不是温太医,奴婢肯定没了这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