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眼,心中明白他的意图。可惜这个方子还真管用。
胤禛本想赐他亲王的宝印,之前就说过要晋他为果亲王,只是一直未施行。
为什么不施行,敦亲王的例子还不够好吗?
更何况,甄嬛的双生子到底是谁的,现在也测不出来。
如今捷报已至,又被大臣们传阅,自然不能食言。
允礼是坐实的亲王的位份,接下来赏,那就不能赏亲王。
话说这捷报是谁写的?怎么那么实诚。胤禛一个半月前派允礼去前线,也只说的是先帝17子。
摩格冷笑一声:“果亲王此次立下大功,只封亲王,恐怕难以服众吧。
而且,听说果亲王自请戍边,陛下就不怕他手握兵权,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吗?毕竟,他可是先皇喜欢的孩子。”
"不劳大王费心,大王这波挑拨离间,难道认为皇上看不出来?"
甄嬛义正言辞的反驳,沈眉庄也紧跟其后。
她刚才没有为甄嬛发声,是因为她自己也陷入矛盾之中,她舍不得甄嬛,但也舍不得温实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她现在是一个母亲,更希望静和有一个好父亲。
胤禛的脸色微微一变,摩格的话正戳中他的心事。
但为了维持自己仁德的形象,毫不在意的说道:"朕当然会嘉奖,现在就送这位摩格大王出去。"
"皇上还是赶紧派太医教给我们治疾病的方子为好。"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朕谈条件。"胤禛冷笑一声,丝毫不为意,满处都是上位者的高高在上。
"皇上可要想清楚了,小汗王已经在京都的驿站之中,倘若你们大清不治,他死了我也死了,我准噶尔不又不是没人。
你们朝瑰公主恐怕就要千人骑,万人枕。我准噶尔凡有一人在,就与你大清不死不休!"
刘华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准噶尔现在竟然并不是奴隶制,那么这个汗王的血脉正重性无肯定要比摩格强的多。
假如他能一直留在大清,那就要看曹琴默与温宜的心意了。
皇家公主大多指腹为婚,在婚前的看都没看过的一抓一大把。
曹琴默不愿温宜和亲,无非就是和亲身份尊重有余,却要吃草原的风沙。
而且外族实在是一群蛮夷,侍父、待子,甚至是待孙,这样的事情都发生过。
哪怕温宜不愿意,刘华一旦成功,那就是太后。
给温宜另指一桩婚,别人又会说什么宜。准噶尔也纳入大清版图,小汗王,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
刘华在为自己的干女儿谋出路,而胤禛则是在思考如何算计自己的亲弟弟。
果亲王允礼,的确是皇阿玛极为喜爱的皇子,如今他立下赫赫战功,又自请戍边,若是真让他掌握了兵权,日后难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胤禛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如此轻而易举。
看来在当初射鸟一事时也是他故意藏拙,不愧是皇阿玛亲自教的箭术,哪怕自己的箭术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所教。
下方的摩格不满胤禛和刘华的走神刘,立刻咳嗽两声。
"皇上,治可以。刚好留下来养病,摩格只是小汗王的叔叔而已,他还有其他的叔叔。"
正在胤禛沉思之际,刘华在其耳边轻声耳语。
胤禛点头应下,居高临下的吩咐着摩格:"那就将你的小侄子接入我大清的太医院,我大清会全力救治的,时疫确实方子会给你们。
等一下就去商量着纳贡称臣的具体事宜吧。”
"称臣?大清国的皇帝,你莫不是在说笑不成,我们怎么能称臣?"
胤禛重重的将手中的捷报,甩在了摩格的脸上。
摩格的脸长得像猪血冻了一样的红色,气哄哄的打开,却被眼前两个大捷给吓住了。
"怎么这位大王难道还不识字?果真是一帮子野人。"
金光耀耀的刘华,给胤禛帮腚嘲讽着摩格。
刘华身着华丽的旗装,头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