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帮忙随时说。”
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嘴角不自觉上扬,回复道:“放心,一切在计划中。”
回到青坪区时,夜色已深。
在园区的领导宿舍里,金霖爀对付了一宿。
有了事业的男人,对于家中女色的期待倒是少了很多,这一两周与家里刘雅楠的团聚少之又少。
九月十日清晨,青坪区会议中心外飘着细雨,红毯被雨水浸润得暗红发亮。
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青坪区教育工作大会暨教师节表彰仪式"的字样,门口两排穿着校服的学生捧着鲜花,见到参会人员便齐声鞠躬:"老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霖爀站在侧厅整理西装,听见礼堂内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讲话稿。
八点五十分,他深吸一口气推开礼堂大门。镁光灯骤然亮起,前排坐着市教育局领导、合作高校代表,后排是园区各学校教师,三百余人的目光齐刷刷投来。
金霖爀缓步走上主席台,皮鞋踏在台阶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讲台上摆着鲜花与矿泉水,他轻轻调整话筒高度,余光瞥见坐在第二排的王一帆,她朝他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
"各位老师、同仁:"金霖爀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今天是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向所有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微微鞠躬,掌声顿时响起,夹杂着座椅挪动的声响。
翻开讲话稿,金霖爀的指尖划过烫金标题:"我们用了三年时间,让园区从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到如今拥有三所现代化中小学。"
他抬头看向台下,目光扫过几位鬓角斑白的老教师,"记得去年秋季开学,第一所实验学校的智能实验室落成,当孩子们第一次触摸到全息投影设备时,他们眼中的光芒,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掌声再次响起,但金霖爀的神色突然转为凝重。
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这个动作让台下的交谈声戛然而止:"然而成绩背后,问题同样尖锐。"他抽出一张数据报表,投影幕布随即亮起刺眼的红色折线图,"教师流失率高达18%,尤其是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骨干教师,近半年走了七位。"
坐在角落的某学校校长低头翻找笔记本,金霖爀的目光如炬:"有人说,是待遇问题。但我想问——"他的声音突然提高,惊得前排记录的记者笔尖一顿,"为什么同样的薪资,隔壁开发区能留住人?"会场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的嗡鸣。
"因为归属感!"金霖爀重重合上文件夹,"我们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产业创新的参与者!"
他转身指向背景墙上的园区规划图,"接下来,我们将实施'双栖教师'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参与新能源电池研发、智能驾驶系统调试,把生产一线的鲜活案例带进课堂!"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金霖爀却没有停顿。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份文件:"省教育厅刚刚批复,同意青坪区设立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区。这意味着什么?"
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前排的教育局领导,"意味着我们的课程改革方案,可以突破现有框架!"
会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几位年轻教师交头接耳。
金霖爀却突然放低声音:"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他看向坐在中间的某重点中学校长,"张校长,听说贵校上周拒绝了企业捐赠的实验设备?"
张校长脸色骤变,扶了扶眼镜想要辩解。金霖爀却抬手示意他安静:"我理解传统教学的惯性,但时代不会等我们。"
他举起一份合作协议,"下周,京城师大的专家团队将入驻园区,用三个月时间培训教师。不愿意改变的,我们绝不勉强——"他的声音冷下来,"但青坪区的教育赛道,注定容不下守旧者。"
掌声与沉默交织中,金霖爀翻开最后一页讲稿:"最后,我宣布两项决定。"他顿了顿,让工作人员推上红布覆盖的展板,"第一,教师薪资结构调整,增设'创新津贴',直接与课程改革成果挂钩;第二——"红布揭开,露出园区新规划的教师公寓效果图,"明年教师节前,所有教师将搬进配套齐全的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全部打通绿色通道。"
雷鸣般的掌声中,金霖爀望向台下的王一帆。
她笑着鼓掌,眼中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