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的消耗品,无情地投入到残酷的战争之中。
一旦在战场上全力连续发射箭矢。
不出几场战争,他们的身体就会因过度劳损而彻底报废,失去战斗能力。
虽然长弓在面对那些身着无甲、皮甲或是锁子甲的敌人时,能够发挥出可观的杀伤力。
然而,刚刚出现的板甲衣,已经让长弓的威力大打折扣,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对敌人巨大杀伤。
倘若能够将后世的板甲广泛普及,那么英格兰长弓手的作用无疑将被进一步削弱。
但回顾历史,英格兰确实把法兰西打得落花流水,让法兰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而自己所在的势力未来也很难躲开与英格兰的争斗。
如果不把其中的关键因素探究清楚,未来在战场上必将陷入被动。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终于得出了自己认为的真相:
英格兰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的成绩,并非因为长弓手有多厉害。
真正的关键人物,是爱德华三世这位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
在 1314年的班诺克本战役中。
英格兰军队当时仍以法兰西的骑士战术为主,长弓手仅仅作为辅助兵种。
结果,三万英格兰大军竟然惨败给了六千五百人的苏格兰混合步兵。
这场惨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醒了爱德华三世。
他意识到,所谓骑士无敌的神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想。
那种十几人一组、杂乱无章且毫无战术意义的骑士阵型。
在小规模的面对面战斗中,或许还能凭借个人的勇猛发挥一定作用。
但一旦战争规模扩大,面对严密有序的军事阵型,这种战术无疑是无意义的自杀式冲锋。
痛定思痛,爱德华三世汲取了此次战役的惨痛教训,大胆进行改革。
他将步行骑士与长弓手进行了有机整合。
通过反复演练与调整,编练成了一套严密且极具战斗力的作战阵型。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长弓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这无疑也是爱德华三世大力推广长弓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否则,他或许更倾向于大力推广十字弩手。
同时,他通过强制推行《射箭法》。
在全国范围内扩大长弓手的规模,甚至不惜将长弓手当作战场上一次性的耗材使用。
所以,虽然长弓手的实际威力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强大。
但阴差阳错的是,长弓手的射程和射速都较为出色。
但当大量长弓手聚集在一起,进行齐射时,那场面将十分震撼,足以改变一些战争的态势。
爱德华三世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将领。
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大胆的改革举措,让英格兰军队在欧洲战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但其实,真的研究透这一现象,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这一战术虽然看似强大,对于中古骑士的松散战术来说,确实有着降维打击的效果。
不过,要是真碰上阵型严谨、训练有素的重装步兵和十字弩手。
英格兰军队的这一战术优势也就难以发挥奇效。
双方的战斗结果就更多地取决于双方将领的指挥能力以及战场以外的诸多因素。
比如后勤补给、士兵士气、国家经济实力等。
而且,这种大量依靠长弓手作战的方式极其耗费人力。
目前英格兰长弓手之所以能维持如此恐怖的规模。
完全是依靠爱德华三世这位杰出的英国君王的强硬推动和卓越领导。
在他的统治下,或许能够保持这么大规模几年。
但若是时间跨度拉长到十几年、几十年。
或者是换成其他君主,一旦英格兰再遭遇几场败亡之战,长弓手的规模能否继续维持,就实在是难以预料了。
毕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绝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
正如兵法所言: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傻子才会总是用大军硬碰硬地去打。
打了半天却不以战胜敌人、消灭敌人为目的。
就像那腓力六世一样,打仗难道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君主威严吗?
结果不仅在战场上未能取得胜利,还将国库都给掏空了,实在是愚蠢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