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伺候。”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独立和坚强,这是她在宫中生存的法则。
赵成宇点点头,他知道皇后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性,她不需要过多的保护和溺爱。他说:“那些都是做样子的规矩。”
皇后凌燕忍不住问:“皇上,您有什么事之前不能说?”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关切,她知道赵成宇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她。
赵成宇的眉头紧锁,他从袖中取出一封珍贵的信笺,递给了皇后高凌燕。信笺上写着的是珍贵妃刚刚秘密传递给他的消息,内容涉及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法行为,以及一些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阴谋。
高凌燕接过信笺,她的目光迅速扫过字里行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她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坚定地说:“皇上,让我出兵吧!”她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赵成宇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冷家的人才刚刚召见,你若走了,左丞相又看不惯我,我岂不是孤立无援?”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他知道皇后的军队是他的坚强后盾,但此时的局势复杂,他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智慧。
皇后高凌燕冷静下来,她思索了片刻,然后说:“您还有太子呀!高丞相是一定会站在太子这边的。如今太子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也是个通晓文书的储君了。若是多年这以后,这改革的功绩多数也是要他继续推行才能一直发展下去的。就算是做做样子,由他牵头也未尝不可。”
赵成宇听着皇后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知道皇后说得有道理,太子虽然年轻,但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才智和气度。他需要培养太子,让他成为自己改革的继承者,也让朝中的大臣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成宇下定了决心,“我会安排太子出面,以他的名义来推行这些改革。同时,我也会秘密地调动一些忠诚的将领,以防不测。”
皇后高凌燕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她对赵成宇说:“我会亲自去教导太子,确保他能够胜任这个角色。”
赵成宇感激地看着皇后,他知道皇后的智慧和能力,有她在太子身边,他可以放心。他说:“凌燕,谢谢你,有你在,我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皇后高凌燕微微一笑,她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但她也有信心能够帮助赵成宇稳定朝局,推动改革。她说:“皇上,这是臣妾应该做的。我们一起,一定能够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在这个充满阴谋和斗争的皇宫中,赵成宇和高凌燕共同面对着挑战,他们的信任和合作是他们最大的力量。而小框子,依旧静静地站在门后,守护着这个秘密的瞬间。
赵成宇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希望太子能够早日承担起国家大事,又担心这样的变化会让自己在御书房中感到更加不自在。他知道太子赵琪儿聪明伶俐,但是否能够像皇后那样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他心中还没有底。
夜幕降临,皇后与赵成宇在御书房中商议着应对边境叛乱的策略。皇后的智慧和果断让赵成宇感到安心,她不仅提出了详细的计划,还亲自起草了懿旨。懿旨一封接一封地送往将军府、侯府和尚书府,每一个府邸都因此而灯火通明,预示着一场紧急的行动即将展开。
第二天的早朝,宫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在皇后的建议下,凤仪军在宫城内迅速组建起来。祭祀仪式上,一只猪和一只牛被用作祭品,以祈求战争的胜利和士兵的安全。皇后亲自带领着一群将领,他们将在前往边疆的路上不断收编队伍,最终汇聚成一支八万大军,以平定边疆的叛乱。
皇后的行动果断而迅速,她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不仅是后宫的主人,更是国家危难时刻的中流砥柱。赵成宇站在城楼上,目送着皇后和军队远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在皇后离开后,赵成宇开始更多地依赖太子。他让太子参与到朝政中来,希望他能够早日熟悉国家大事。太子虽然年轻,但他展现出了不俗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感。他不仅帮助赵成宇处理奏折,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
夜晚的皇宫,静谧而深沉。赵成宇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手中的朱笔沉重地落在奏折上,每一笔都是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自从登基以来,他的生活就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轻松,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了仅仅两个时辰,他甚至开始怀念起曾经作为社畜的日子,那时虽然忙碌,但至少不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要承受着无尽的压力和责任。
赵琪儿,他的爱妃,轻轻地走进了御书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