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对传统工艺的浓厚兴趣,曾深入研究过这一技艺,其步骤与要领至今仍历历在目。他记得,古法榨油关键在于选料、炒熟、压榨等几个关键环节,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方能获得品质上乘的花生油。而在这个时代,虽已有一些简陋的榨油方法,但出油率往往不尽如人意。赵成宇凭借记忆中的知识,结合现实条件进行多次尝试与改良,终于成功地将出油率提升至三到五成,这一成果不仅让他倍感欣喜,也悄然间改变了朝堂上的风向。
随着秋季种植花生计划的策论广泛传播,官员们开始纷纷响应,他们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更是自己展现治政才能、积累政绩的绝佳机会。于是,原本空旷的田野上,在秋收之后迅速被一片片花生田所取代,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相关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石墨与大锅等榨油工具的需求激增,使得这些行业的生意异常火爆。员外郎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仅要忙于田间地头的巡视指导,还要着手修建花生油压榨工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榨油需求。
然而,就在赵成宇为这一系列积极变化感到欣慰之时,一个新的难题悄然浮现——堆积如山的策论文章让他犯了难。官员们为了能在皇上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或是为了弥补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纷纷倾尽心力撰写文章,阐述自己对家乡农业振兴的见解与规划。这些文章数量庞大,内容各异,如何高效、公正地审阅它们,成为了赵成宇面临的一大挑战。
他忍不住苦笑起来,心中暗自嘀咕道:“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吗?”就在这时,赵成宇突然看向小框子,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仿佛想到了什么鬼主意。小框子见状,无奈地苦笑回应着他,似乎已经猜到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