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壮,一路舟马轮换,整整比顾劳斯早到一日。
此刻也自觉加入复习大军,谁叫他商海浮沉,终是看清了,有权的拳头才最大。
如今他既有机会当拳击手,又怎么甘心再做回沙包?
朱有才最是乖顺,好容易混进科考大军,关键时刻岂会掉链?
而族学两虎,最会审时度势,自是早早赶来,整整齐齐交上借读费,在顾影朝院子耳房,各占上一间,开启攻坚模式。
而几个豆丁,在另一间院子里正排排坐,摇头晃脑地背着对韵歌。
顾劳斯一进门,就见家中学习氛围浓厚,一派热火朝天,很有高考冲刺的既视感,顿感老怀大慰。
府学汪铭的套路,大家县试早已熟悉,但他还是不吝从怀中掏出一本顾氏私藏的——抱庐文集,“这是汪大人的集子,这两天大家看看,琢磨琢磨他老人家的喜好,争取科考不落后三。”
这集子难得。
旧时文人都喜好编集子,名气大些的,倒是有书商上门求梓,名气一般的,半卖半送勉强也行得通,便是有些孤芳自赏的,也能自掏腰包,自费雕版,书印出来没人要不碍事,可以好友恩师之间,连塞带送。
汪铭老大人却哪种都不是。
他不好风雅文章,不爱清谈阔论,只爱写几篇考据文章,还不愿显摆,只藏起来自己咂摸,只遇到志同道合的,才会拿出来辩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