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买房
杨家在京都有宅子,和傅家一样都在兴华坊,进京赶考这些时日杨珩和乔玉安就是住在此处。
顾云便跟杨珩提起自已打算在京都购置宅院之事,他想对方怎么说也在京都待过多年,总比自已两眼一抹黑强的多。
杨珩和乔玉安在京都的宅院,已经由乔家出钱购买过了,也不用他们操心,他便专心给顾云介绍起了京都的布局。
京都以皇城为中心,由近至远共分布着一百零八坊,其中越靠近皇城房价越高。
紧挨着皇城住的都是皇亲国戚和各大亲王,像杨家和傅家所在的兴华坊便只能算是京都的二环,而顾云他们现在借住的傅家院子便是三环开外了。
“乔家给玉安买的宅子就在紧挨着兴华坊的开化坊,听说花了五千多两呢。”
顾云闻言不禁瞪大了双眼,“这么贵!”
“你以为呢,这里可是京都,而且乔家买的又是三进的大宅子,自是贵些。”
顾云这几年食堂生意不错,再加上他做出来的方便面,都给他挣了不少银子。
自会试乔玉安在淮州考场吃过后,乔承德便找上顾云,花了五百两买下了方便面的方子。
现如今不仅在淮州书院食堂卖,就连乔家的茶商到外地贩茶都要带些路上吃,毕竟这泡面可比硬邦邦的干粮强多了。
顾云现在手上的银子加上贺景的赏赐足足有两万五千多两,这些钱在京都买个宅子自然是绰绰有馀。只是他原先在青州住的那小院子,买下来也才花了五百两,没想到如今到了京都,房价竟要翻上这么多。
杨珩见顾云不说话,还以为他是钱不够,便道:“若是钱不够我手里倒是有,你可以先拿去用,或是买远些的,应该会便宜不少。”
顾云自是不愿贺景每日上下班都要花上一个时辰,宅子肯定是要在二环买的,再加上他们这一大家子,怎么也得买个三进的。
“放心,我手里的银子够,下午我们就去牙行看房。”
杨珩忙道:“我陪你去,咱们去秦家牙行,保证童叟无欺,绝不会乱要价。”
乔玉安今日刚回了淮州,杨珩有身子也不便长途跋涉,便留在了京都。他一个人无聊,便想陪着顾云一块去。
“可你的身子……”
“无妨,已经超过三个月了,多走走反而有益处。”
杨珩自已便是郎中,他说的话顾云自是信得过的,见没问题自是点头同意。
——
晌午吃过饭,便由石头驾车,带着三人去了朱雀大街上的秦氏牙行。
朱雀大街是京都主街,宽敞的长街可供五辆马车并行。街道两旁都是整齐的楼阁,店肆林立,人潮如水,十分繁华。
顾云看着眼前足足有三层高的铺子,忍不住咂舌,不愧是京都,这牙行看着都比别处气派。
他看着那招牌上硕大的秦字,问杨珩:“我在京都见过不少秦氏店铺,这些铺子的东家不会都是一个人吧?”
提起这个杨珩可有话说了,“那是当然。云哥儿,你还记得咱们去静观寺的时候,碰上的那个马车吗?”
“记得,把我青团都挤扁了。”不过回去后唐子成倒是不嫌弃,顾云便都给他吃了。
“你就知道吃,那马车上坐的便是秦会长。”
“会长?”
“恩,京都有商会,他便是会长。”杨珩见顾云竟不知秦会长的名头,忙又给科普道:“秦会长是当今右相的儿子,只是他并未入朝为官,倒是做起了生意。他经商多年,挣得钱有一多半都捐赠给了各州的穷苦人家,连当今圣上都夸赞他善人义土呢。”
顾云点头表示了解,如此看来这首富当真是个广济天下的仁义之土。
三人进了牙行,顾云四处打量了一番,见来此的人有衣着华贵的富商,也有身着粗布麻衣的普通人。但这里的牙人通通都是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即使面对寒酸的穷苦人家,脸上也没半点不耐。
他们进去没多久,便有闲着的牙人迎了过来,冲三人一笑,随即问道:“三位可是看房子?”
顾云闻言点了点头, 他没想到自已还没说话,这牙人便猜到了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不禁好奇地问道:“你怎知我们是来看宅子的?”
牙人是个十六七的少年,他指了指贺景,笑眯眯地说:“游街那日我随阿姐去了樱花街看热闹,远远瞧见过状元郎。公子如此英俊,想必见过的人都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