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陛下的私兵,打探情报,搞暗杀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还有,他们的身份不能暴露。
他们是陛下最锋利的匕首,是见不得人的手臂。
十多人聚集在巷子里,已经犯了大忌。
“都散去各处,打探人偶的来源,出自谁手,从哪里钻出来的。”
“是。”
手下们都走了,只有楚九年留在原地。
他要写一封《认罪书》留给陛下,然后...
...
一抹黑影站在高处,此人脸上带着金色面具。
大风将他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让狂风来得更猛烈些吧,旬三、楚九年,很快你们就是我的手下败将,哈哈哈哈。”
...
大量百姓涌到太子府前,有人撞击大门,有人想要翻墙进去,有人已经爬到太子府门前两棵枣树上。
还有人把点燃的竹炮扔进去,把石头、木片和烂菜帮子扔进太子府。
人群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朱泽荪,滚出来,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群情激奋,百姓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们手握画稿,高举拳头,大喊。
“滚出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太子府前负责看门的士兵被人群推搡,压在墙角,连求救声都传不出去。
“滚出来。”
民怨鼎沸!
后面赶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疯狂冲击太子府。
匆匆赶来的北衙禁军杯水车薪,根本拦不住汹涌的人群。
人人脸上都是绝望之色。
“快看,那是什么!”
一声喊叫让人群顿时一静。
泛着金色火光的孔明灯从城中各处不断升起。
“是孔明灯。”
数百盏孔明灯静静飘过百姓头顶,点亮夜空。
第106章 祈雨大典(下)
从太一神人偶出现在街市上那一刻,阿平就在拼命压抑怒火。
此刻,他站在太子府最高的楼上,手握弓箭。
手下们催促过多次,他始终没有下达行动的指令。
他在等。
“滚出来。”门外人齐喊,大门突突往里耸。
“头儿,百姓快要把大门撞开了,再不行动...”
“闭嘴,这是军令。”阿平还在等。
众人焦急不已。
突然,门外有人喊道:“是孔明灯。”
喧闹沸腾的百姓顿时安静下来,仰着脖子静静看着从府中各处,从城中各处飘起的孔明灯。
阿平双眼含泪,等的就是这一刻。
“弓箭手准备。”
玉京城中,与阿平同时喊出这句话的还有不少人。这些人都来到所在之处的最高点,手里统一握着弓箭。
钱哲、王九分立在醉仙楼屋顶两侧,孔明灯升空后,王九挑衅:“钱都尉,我们比比,看今晚谁射落的孔明灯最多!”
钱哲朝他翻了个白眼。
“近了,准备。”
“射。”钱哲大喊。
“射。”太子府,阿平大喊。
“射。”东市、西市、城中各高点的侍卫们大喊。
“射。”百箭齐发。
嗖嗖嗖!
白羽箭矢射向孔明灯。
这时候,底下的百姓们才发现,孔明灯下似乎悬挂着什么东西。
箭矢一过,悬挂的东西四散而开,从天而降的纸片散落人间。
“这是什么,又是画稿?”
成千上万的纸片如雪花般落在屋顶、百姓头顶、街面。
数量是太一神人偶散播的十倍不止。
“这...”
待看清画稿上的内容,先前还愤怒的百姓,初为迷茫,接着恍然,然后再是愤怒。
白暴雨所画内容更加清晰,潸然泪下。
这些画是前画稿的延续,又是解释。
太子贪腐?证据呢,苏旭叛国?仅仅是一个心腹手下小妾的无端猜测,就让二品大员身陷囹圄?
还有那些捕风捉影被造谣犯事儿的太子手下,一条条一则则,都是制造谣言煽动舆情幕后黑手在搞鬼。
被愚弄的是百姓。
清醒过来的还是百姓。
人们很快冷静下来,前后两种画稿,舆情内容完全相悖,他们需要时间消化。
走上某座望楼的楚九年随手接住一张从孔明灯上飘落的传单,听着渐渐安静下来的民怨,脑袋瓜子嗡嗡的。
被喷凉水清醒过来的旬三满眼都是孔明灯和传单。
呆呆傻傻地站在原地。
“事情有转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