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不找驸马就有被和亲的概率。
到了华轩舍,两位适龄公主见到了愁容满面的父皇。
“女儿们啊,父皇对不起你们。”
“父皇先告诉我们事情经过。”文崇淡定地问。
“你们看看吧。”
请求和亲的帖子送到两位公主手里。
宣南怒气冲冲,倒是文崇比较平静,从进宫开始就没什么情绪上的起伏。
帖子里直言不讳,点明辛国人怕的只有苏大将军,如今他被人毒杀死在大理寺地牢,能镇住辛国人的柱国没有了。原先的和谈条件不变,得再加一位适龄公主嫁给辛国太子为妃,否则便飞鸽皇帝晏正权增兵承浒关。
“父皇,女儿不嫁。”
朱熄聪看着最疼爱的女儿,唉声叹气:“辛国使臣帖子里虽然没有点名是娶宣南,但来宫中传贴的使臣话里话外谈论的都是宣南你啊。”
他们想娶哪位公主不言而喻。
“宣南,你不肯嫁,父皇只有让你姐姐文崇嫁过去了。”
文崇刚要开口,却见宣南双手张开,护小鸡崽儿一样将她拦在身后,自己挺身而出。
“父皇,女儿当效仿花家木兰,上阵杀敌。女儿愿领兵驻守承浒关,替父皇挡住辛国大军。”
“胡闹!”朱熄聪是又急又怒,还带点无可奈何。
朱恩宁与旁人不同,不喜琴棋书画,和男子一样,偏爱舞枪弄棒,以往都是小打小闹,在紫华宫和玉京城里闹闹就算了,真要披挂上战场,做父亲的哪里舍得。
“女儿熟读兵书,只要多加练习,去承浒关带两月兵,一定不比男儿差。”
朱熄聪一脑门子汗,她还嫌问题不够多吗,可宣南一脸认真,不像莽撞发言,他心想,只要自己一纸令下,这丫头肯定会披挂扛枪,真跑去承浒关带兵打仗不可。
一直没机会说话的文崇脸上渐渐有了笑意和感动。
眼眶里泪珠浮动,从侧面越过妹妹,款款跪下:“父皇,女儿愿代妹妹嫁去辛国做太子妃。”
皇帝满眼惊疑和不确定:“文崇,你也是父皇疼爱的女儿,父皇一定想办法绝了这门和亲,你快起来。”
文崇知道皇帝话虽如此,其实她站出来代替宣南,正合了朱熄聪难以言明的心思。
文崇微微抬起下巴,正视父皇,朗朗道:“父皇,女儿想得很清楚,嫁去辛国虽然辛苦。但辛国国主极重视太子,一旦太子登基,女儿就是皇后。执掌六宫,母仪天下。”
“女儿若在国内,也就是选个看得过眼的男子招为驸马,老于后宅,蹉跎一生。妹妹都有上阵披挂的雄心伟志,我这个做姐姐的,不能被她比下去。”
“既然辛国没有点名要哪位公主,女儿只比晏瞳极年长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女儿嫁给晏瞳极,定不会辱没我仓国威风。”
说完这番话,文崇直直下拜。
“姐姐,你为何如此?我不嫁,你也不要嫁。辛国苦寒,你嫁过去举目无亲,后半辈子该怎么办啊?”
“文崇你......”皇帝心头震撼无比,准备好的劝说替嫁话堵在胸口。
第134章 文崇的选择
朱恩莲选择代替妹妹嫁去辛国并非被动承受,而是有自己打算的。
就在昨夜,父皇朱熄聪突然来到她母亲曾嫔的寝宫。
这次见面,不是皇帝与嫔妃之间的体贴怜惜,而是君臣之间的利害分析。
朱熄聪说:“那日,小太监福熙是从你宫中回去后中毒栽进荷花池里溺毙的,医正扁鹤交代,他是罗情门外围谍子,苏旭就是他毒杀的。而传递消息的正是这名叫福熙的太监。”
曾嫔本名宝宝,跪在地上,不明白罗情门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在皇帝踏入寝宫前,她连罗情门三个字都没听说过。
“臣妾不懂陛下在说什么,福熙确实来嫔妾宫里送了东西,可没待多久就离开了。嫔妾都没和他说过几句话,就是平日里觉得他办差乖巧聪明伶俐,赏过他些金银。嫔妾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罗情门。”
皇帝坐在龙榻上,似笑非笑地盯着曾嫔。
“你是不是罗情门头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从你寝宫出去后死的,朕完全可以凭这一点将谋杀朝廷二品大员的帽子扣在你脑袋上。”说到这里,皇帝停顿片刻,双眸如鹰般盯着曾嫔,上半身前倾,压低嗓音。
带着不可抗拒的皇威一字一句道:“你也不想你儿子被你连累,失去皇子的身份变成庶民吧?”
曾嫔颓然跌坐地上,内心世界一片一片碎开,绝望无奈。
“嫔妾能为陛下做些什么?”这场君臣之间的谈话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