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是以往任何一种白米能够比拟的。
他们打听过,就连林刺史去玉京述职的时候,也没见过这么好的白米。
还有叫土豆的蔬菜,仓国从未出现过这种物种。
既是蔬菜,又能当主食,烤后顶饱,味道也不错。
这样好的东西,除了陛下,他们想不出第二个人。
都监摇头,否认了货郎的猜测:“不可能是太子,一定是陛下。”然后他把货郎拉近了些。
伏在他耳边悄悄分享了一个秘密:“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有个同僚,去给节帅大人送水的时候,无意间撞见一件事。”
货郎全身上下都在呐喊“快说”两个字。
都监嘿嘿一笑,旋即说道:“我那同僚无意间撞见节帅大人在食用一种绿油油的蔬菜,水灵灵的,好似刚从土地摘起来。”
“绿油油的蔬菜?”货郎听得眼冒金光,顿时联想起雅赏会那日,醉仙楼掌柜红叔为客人们上的那道火锅。
宾客的食桌上,就有一种名为生菜的蔬菜。
若非那日他跟在辰王一起参加了雅赏会,他也不认识那种蔬菜。
都监继续:“我那同僚好奇就问了一嘴,战节帅说,那菜的名字单一个生字。直接生吃脆甜脆甜的。”
“战节帅还送了一片给我那同僚,他带给我们分了,脆脆甜甜,好吃得不行。”
都监喉头滚动,数月未吃到新鲜蔬菜的他,太渴望那绿油油的叶子。
“陛下为哄贵妃开心,曾专派使者前往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入京,我想那生菜,定是陛下让人千里加急,飞马送来犒劳战节帅的。”
“还有白面白米,都是宫中才能吃到的精品。若不是陛下怜悯百姓,我们哪有这种好东西吃?”
长风想起雅赏会那晚诸多细节,认同地点头。
第173章 局中局(3)
肃州、化州、兴洲、梧州四地几十座县城的蝗灾基本来到尾声。
灾情最浅的梧州由卢崎分管,傍晚时分策马赶到了肃州,与战风渊会和。
“苏五,我师兄呢?”
苏五挠头,将军行踪保密,走前不会告诉他一行人去了哪里,只让他在家中等待。
“你哥呢?就留你一个人在屋子里?”卢崎风风火火,在几个房间里横冲直闯。
苏五两只小短腿倒腾不过他,辍在身后跑得大喘气。
“小五一早就没见到哥哥。”
“我知道了,你好好在家守着,我骑马去城外找。”卢崎先去的公廨,没问道准确消息,才赶来住所,碰碰运气。
“我师兄到底去哪里办差了?”骑在马背上的卢崎左右四望,他正巧站在肃州城的中心位置,南北东西各对应一座城门。
思考之际,忽在人群里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影影倬倬,看不真切。时而现身在街面时而被店家招子挡住半个身形。时而隐在行人之中。
“那人背影好熟,是在哪里见过?”
乔装成富户侍卫的楚九年看似在街上随意行走,实则是在跟踪某人。
卢崎看见的背影正是此人。
今天的肃州城气氛有些不对,天黑得特别快。
卢崎一勒缰绳,让马信步跟上那道熟悉的背影。
这几人穿过肃州最繁华的街市。
蝗灾解决掉之后,不少店铺逐渐开张营业,掌柜和小二们忙着清扫蝗虫尸骸,和尘土。用笤帚把店内脏秽清理出来。扬起满街灰尘。
近八成店铺里外点燃灯笼,热情地招呼客人。
卢崎以宽大袖子捂面,缓缓穿过热闹的街市。
“天更阴了,天更阴了。”有人猛然间抬头,发现天空中坠下铅云,越聚越拢。
卢崎跟着那道背影走出大街时,肃州城迎来了异常罕见大风。
悬挂在店铺旁的招子和灯笼被风吹得往一个方向扭动,好些灯笼被直接吹飞。不过很快就有武侯铺的金吾卫冲过去,扑灭明火。
街上行人没有躲避,反而是从各家店铺走出,抬头望天。
他们身上的衣衫都同招子和灯笼一个方向,贴着身躯,猎猎作响。
“是不是要下雨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丈惊愕抬头,双手掌心向天,似乎在感受空气中的湿度。
越来越百姓走到街上,齐刷刷仰着脖子,垫脚去感受湿度。
卢崎的马被人挡住无法前行,他索性勒了缰绳,让马停下,也仰着脖子等待。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城外官道旁等待的王九等人被大风吹得眯了眼。
“是要下雨了吗?”王九兴奋道。
他和兵卒们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