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龙国边境哨所内,昏黄的煤油灯摇曳着温暖的光芒,为这个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温暖。
龙国少校李明坐在窗边的木椅上,目光透过雾气朦胧的玻璃窗,投向远处毛熊军营的点点灯火。
那些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星星坠落在黑暗的大地上。
他的表情复杂,眉头微蹙,眼神中混杂着疑惑与忧虑。
”这仗……真的非打不可吗,周队?”
李明少校转头看向站在身旁的中年军官,声音低沉而带着些许迟疑。
周长河中校站得笔直,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帝都传来的电报。
他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目光同样投向窗外。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却像一块千斤重的石头落入李明心中,让他无法言语。
李明少校微微叹了口气,转过身,缓缓坐回自己的位置。
桌上放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水,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杯沿,眼神变得迷茫而遥远。
周围值班的士兵们习惯性地保持着距离,让这两位长官有私下交谈的空间。
周长河将电报小心地折好,放入口袋,随后拉过一把椅子,在李明对面坐下。
他的眼睛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更加深邃,皱纹中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小李,”周长河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然温和,”我心里也不好受啊。”
他取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却没有立即点燃,只是在手指间轻轻旋转着,似乎那小小的烟卷能帮他组织起复杂的思绪。
”毛熊虽然现在对我们咄咄逼人,但说到底,不久前他们还是我们的老大哥啊。”
周长河终于点燃了香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他周围形成一层朦胧的屏障,”我记得五年前,他们派来的那批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建设钢铁厂、水电站、机械工厂…”
李明少校沉默地点点头。
他入伍时间不长,但也亲眼目睹过毛熊专家们如何热情地在工厂里指导技术、在军营里传授经验。
”柳达诺夫,”周长河突然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怀念,”记得他吗?那个总是穿着皱巴巴军装的老工程师。”
李明笑了笑:”当然记得,他总是带着那顶破旧的帽子,无论冬夏。”
”十几年前,我在哈儿斌第一重型机械厂负责安全工作,那时候他带着团队来指导我们组装第一台大型水轮机。”
周长河的目光变得遥远,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那时候我们跟毛熊的关系多好啊,老大哥帮也是真掏心窝的帮我们。”
”有一次,工厂夜间突发火情,他二话不说,冲在最前面,帮我们抢救图纸和设备。那天晚上,他的胡子都被烧焦了一大半。”
周长河轻轻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火灾控制后,我们一起坐在工厂后院,分享一瓶伏特加。”
“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周,等你们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我一定再来,那时候我们不谈工作,只喝酒,庆祝两国的友谊。””
李明能感受到周长河话语中的情感重量。
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合作的回忆,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真挚情谊的见证。
”后来呢?”李明轻声问道。
”后来……”周长河苦笑一声,”后来政治风向变了。柳达诺夫和其他专家被紧急召回莫斯科。临走前,我们甚至没来得及道别。”
他摇了摇头,
”我原以为会有机会实现那个约定,再一起痛快地喝一场酒。现在看来……”
窗外的风声突然变大,将窗户吹得作响。
远处,毛熊军营的探照灯扫过边境线,刺眼的光束仿佛一道无形的隔阂,将曾经的友谊斩断。
”你知道吗?”周长河掐灭烟头,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上个月我收到了一封信,是柳达诺夫通过第三国辗转寄来的。”
“信上没写太多,只说他很遗憾,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是普通人能左右的。“
“他还说,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共同奋斗的那段岁月永远值得珍惜。”
李明眨了眨眼睛,强忍着眼中的湿润。
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军校时,那位教授防空雷达技术的毛熊教官格列佐夫,他严厉却耐心,总是用蹩脚的中文鼓励学生们:”不必怕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