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用为粮食发愁,流民能帮忙修缮城墙、桥梁,灌溉设施等,每天还有关税进账。
外地商贾每天都赚得盆满钵满,一天赚的钱比平时一周赚得还多。
流民百姓们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得到钱粮,可以去集市买粮食,不会再出现饿死的情况。
纵然蝗灾还没有结束,但兖州民众已经不再那么慌乱,开始有条不紊的配合治理蝗灾。
一个个好消息传来,曹操乐得合不拢嘴。
曹铄的建议成功缓解了他的压力,只要一直维持这样的局面,一定能成功治理这次的蝗灾。
……
清晨从貂蝉香软的怀里起床,曹铄用完早膳,就带着典韦去集市逛一圈。
自从潘璋在黄河北岸立了一功,曹铄就找了个机会,让他跟着夏侯惇和曹操混。
他这边有一个护卫典韦就已足够,多出个潘璋,反而耽误了人家。
曹操其实也很馋典韦,但他几次撬墙角都没成功,也就放弃了。
他是见过潘璋武力的,知道他颇为勇武。
故而,曹操得到潘璋效力,也十分满意。
他身边的良将暂时够用,这潘璋统兵打仗的本事一般般,就让他暂时充当自己的护卫。
在集市四处巡视,因为曹铄来过几次的原因,周围的商贩大多认识他,明白他是曹操的儿子,因此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反而毕恭毕敬。
正在这时,曹铄见前方一家商铺门前排起了长队,不禁略感诧异。
典韦跟了曹铄一段时间,看眼神就明白是啥意思,他来到一个排队的百姓旁边,询问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排队。
那百姓说道:“这是甄氏商铺,甄家的粮食比别家要便宜一些,都是一样的粮食,大伙自然想买更便宜的。”
“甄氏商铺?应该是中山甄氏吧?”曹铄心有思量,对那百姓说:“多谢解惑。”
那百姓见曹铄衣着华贵,忙说不敢。
曹铄旋即不理会那人,带着典韦直接走到了商铺门口。
店铺内的掌柜因为是刚刚来着鄄城,故而不识得曹铄,但见他与平常百姓不同,忙问道:“不知公子是何人,来我甄氏商铺有何贵干?”
“我乃曹铄,来你这商铺,只因闲来无事。”
掌柜一听,居然是曹操的儿子,而且还是那位名震天下的二公子,顿时不敢怠慢,连忙邀请他进来,并吩咐小厮出售粮食。
进入商铺内,曹操打量了一下四周环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柜台,一根算筹,还有桌案竹简。墙角还堆放了一包包粮食。
当今乱世,粮商基本上都不会往外出售粮食,但曹操的政策太优惠了,而且粮食本就价格贵,来兖州后,定价还能比平时高出一半,而且还不愁卖不出去。
商人都重利,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纷纷往兖州倒卖粮食。
曹铄淡淡开口:“阁下是中山甄家的人?”
掌柜连连点头,“二公子聪慧,小人正是中山甄氏之人。”
“甄氏卖粮怎么卖到兖州来了?”曹铄有些疑惑,“听说甄家早就全力支持袁绍了,你们不怕袁绍责罚吗?”
其实他心中已经隐隐有所猜测。
甄家虽然已经往袁绍身上下注,但袁绍与曹操是盟友关系,甚至说难听点,曹操目前就是袁绍的小弟。
小弟的兖州有难,老大看在他杀张邈,重创吕布的份上,默认甄家去兖州售粮,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甄家赚的钱,到头来很大部分是要用到军费上的。
果然,掌柜的话语印证了他的猜测。
只听他缓缓说道:“二公子有所不知,我的家主售粮前曾示意过袁公,袁公对此没有反对。”
曹铄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这时,商铺内的婢女端着一杯茶过来,放到桌案上。
“公子,您远道而来,一定辛苦了,寒舍简陋,请喝茶。”掌柜在一旁陪笑。
曹铄没有谢绝他的好意,盘膝跪坐在桌案上,目光平淡地看向那杯茶。
杯子是漆杯,里面的东西说是茶,其实就是汤。
里面除了刚摘不久的茶叶,还有盐巴、葱姜等……
“二公子,小人来这兖州,可是听见您与夏侯将军把吕布赶出兖州的传言。”
掌柜笑了笑,一记马屁拍了上来,“您可真是少年英雄,连吕布这这样的骁将都不是您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