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东瀛人来遏制未来的华夏,通过华夏来遏制沙俄帝国。”
“另外,让印度总督加紧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样至少能坚持十年吧。”
“希望到时候我们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窦纳乐熄灭烟头:
“既然如此,那我去一趟淞沪吧,我想闵军不会拒绝大英帝国的友谊。”
…………
“琉球来电,已经连续三天没有没有观察到东瀛舰队的痕迹,请求海军于琉球以南进行侦查。”
汤潇逸点点头:
“让福靖福清单独组队,出去看看吧。”
虽然东瀛舰队大概率撤回了北方,但也不排除东瀛人突然发疯玩跳岛作战的可能性。
,!
“鲁地招兵工作已经完成,计划编组成13个师,但军官极度缺乏。”
“作训处希望能从现役军队中,抽调一些人手,组成骨架。”
通讯参谋眨了眨眼,他也感觉到这样不好。
虽然这是正常的扩编方式,但还在打仗呢,拆掉其他方面的人手,造成战斗力下降。
那也不是办法。
“调各师的副职前往任职,继续开设军官培训班,扩大一下规模。”
汤潇逸头疼的就是人才问题。
而且还不是高端人才,低端都不够用!
这么说吧,给这群人紧急培训三个月,效果还比不上脆皮大学生军训半个月的。
没办法,文盲率太高了!
在教育发达的时代很难体会,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教育,学习能力就是会更差。
最简单的纪律他们都需要很久才能真正遵守,更别提理解了。
没有纪律,军队会成为啥样?
汤潇逸现在都是赶鸭子上架,老兵别管其它的,先带上新兵,教会他们打枪再说。
“大人,炮厂那边把您说的新式大炮的原型做出来了,试射了10发,用时一分钟,现在正在进行极限测试……”
新式大炮也就是陆军速射炮,采用液压弹簧炮架。
汤潇逸没有直接点75小姐,因为75小姐也不轻,运输重量超过2吨。
对于华夏目前的路况和运输能力来说,这个重量有些太高了。
而且火力严重过剩!
要是以后和沙俄帝国打,用这种炮还说得过去。
打清国和当前的东瀛人,那是真浪费。
所以汤潇逸只点了炮架技术,然后让永春厂把57毫米格鲁森架退炮的炮管和液压弹簧炮架结合。
搞出了一款57毫米速射炮,也是第一款真正采用弹性炮架的陆军速射炮。
汤潇逸正想让人直接开始生产呢,刘一鸣电话打来了。
“大人,英吉利人来访……带着公使的信件。”
汤潇逸眉头一皱……
……
“大人,这洋人死咬着不松口,就是说要见到您才说来意。”
汤潇逸走进门,刘一鸣匆匆来接,并简单说明情况。
汤潇逸摆摆手:
“清国和沙俄合流,英吉利肯定是急了,信呢?”
刘一鸣摇摇头:
“他也不给我,说是公使写给您的,我对比了领事馆的印章,应该是真的。”
汤潇逸点点头。
当时激怒沙俄,就是为了今天。
沙俄注意力东转,双方矛盾注定不可调和,不管汤潇逸怎么操作,哪怕是讨好,也肯定是要打一仗的。
既然如此,不如让沙俄发挥多点价值。
例如把水搅浑,又例如逼迫英吉利作出选择。
让他没想到的是德意志人也插手进来了,这是意外之喜。
这样一来,闵军即便同英吉利合作,法兰西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甚至也会加大和闵军的合作,因为沙俄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合流的话,对法兰西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同样,对于英吉利来说也是,这破坏了它们的离岸平衡。
“先生你好,怎么称呼?”
汤潇逸说着官话。
他已经学会了英语和法语,至少日常交流是足够了。
但还没有搞清楚英吉利人的价格,还是别这么热情。
“汤先生你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英吉利驻华公使的助手,也是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