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是投资,才给这么点。
能赚钱还不积极!
不过,问题也不大,等赚到钱了,英吉利总归会追加投资的。
“汉阳厂改造已经完成了70%,去年出铁11万吨,钢3万吨,今年预计产能能达到30万吨铁、15万吨钢。”
“永春钢铁厂去年出铁83万吨,钢37万吨,第三期扩建基本完成,产能能提升到200万吨铁,80万吨钢。”
“马鞍山一期出产铁6万吨,铁厂已经投产,钢厂还在调试,今年产能已经达到50万吨铁、20万吨钢。”
“二期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明年能开始生产,最迟1903年彻底投产。”
“三期到1906年完成全部500万吨铁,200万吨钢的产能扩充。”
“淞沪和闵厂的小钢铁厂已经停止了炼铁,共计产钢2万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上数据意味着华夏帝国今年的钢铁产能是280万吨铁、115万吨钢。
而去年的实际产量是100万吨铁、42万吨钢。
勉强超过1890年的沙俄帝国。
不过其中并未计算土法生产的钢铁、各厂的小炉子,铁厂生产的铁除了提供给工厂用的,其余基本用于炼钢。
以至于当初开设小五金厂需要去民间买铁来生产,甚至需要重新冶炼后再生产。
不是不想冶炼更多,主要是去年的产能也不高,而除了永春煤钢联合体外,其他两个相当于刚刚起步,自然会慢一些。
特别是汉阳,是在设备不合理的基础上改进,难度比起规模更大的多的马鞍山还高一些。
“能源方面,去年生产了8900万吨煤,53万吨石油。”
“化工业氮15万吨、硫酸60万吨、硫酸铵80万吨硝酸8万吨……”
化工业蓬勃发展,完全是合成氨工厂给力。
但也不敢太扩大产能了,部分现有产品都难以消化,销毁起来也麻烦。
只能等战争结束,生产规模跟上。
“农业方面,肥料(不单指化肥)产量超过百万吨。”
“东南亚百万亩橡胶林计划完成了17%,主要受制于人力不足、工具稀少,今年大量工程机械会投入生产,预计能完成50%。”
“粮食产量有所增高……”
“棕榈油种植……”
这些数字,除了煤产量和化工部分产量有些亮眼以外,其余都排不上号(前五)。
但相较于十年前,已经是天差地别。
而且整个大盘子已经进入正轨,只要不遭遇长时间内乱,下一个十年的进步肯定比现在的大!
好一会儿后,刘一鸣才停下,汤潇逸也把合作计划看了个七七八八。
“陛下,闵厂生产3000吨水压机已经投入使用,部分零件来源于法兰西。”
“除各厂向闵厂订购了数台之外,江南厂想联合闵厂,共同制造5000吨水压机。”
汤潇逸眉头一挑,第一反应是看向檀香山。
他的科技点好像闪了一下?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