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立刻站出来调停。
在近岸地区打英吉利肯定能打赢,但这样性价比不高,而且会错失发展的良机。
现在不发展,以后就吃不上肉了。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可以考虑对阿拉斯加提出要求。”
“虽然这个地方人少了些,环境恶劣了些,但配合檀香山,能掐住几乎整个北太平洋航线。”
“还是有些价值的。”
在没有导航的时代,如果不沿着大陆架航行,有迷航的风险。
就算不迷航,想从阿拉斯加和檀香山中间穿过去?此时的船只自持力也很难支持这样的行为。
“继续搜集阿美利卡的动向,海军加快训练进度,主力全面南移,等待出击指令。”
“陆军也别放松警惕,注意沙俄、英吉利、法兰西方向的动作。”
虽然这几个都极大可能不会动,但谁也打包票。
打包票汤潇逸也不信。
“这段时间低调一些,包括檀香山守军,别吓着他们。”
汤潇逸说完后,李和起身:
“陛下,海军主力南移的话,帝国北部的海上防御就只能依靠一些近岸舰只和驱逐舰。”
“如果这时候东瀛有所动作,风险会很大。”
汤潇逸皱了皱眉,几天没打东瀛,还真差点忘了。
刘一鸣乐呵呵的起身:
“倒是不必为了区区倭国过分担忧。”
“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是不够吃的,甚至还在补贴半岛南部,现在需要进口我们或者东南亚的粮食。”
“臣计算着出口给倭国的粮食数量,只让他们维持在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
“他们的财政状况也很糟,大笔外债需要偿还,根本拿不出钱,甚至出现拖欠军饷的情况。”
“他们就算是想偷袭,也得先凑钱凑物资,我们来得及反应。”
做大管家久了,刘一鸣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
开战之后,虽然和东瀛进行了一定和解,东瀛也表现出要当小弟的意图,但他并没有放松对东瀛的警惕。
贸易虽然增加了,但在某些品类商品的出口上,刘一鸣卡的很紧。
例如粮食、煤、钢铁,战争开始后,再度失去阿美利卡这个供应商,东瀛只能从华夏进口这些东西。
汤潇逸点点头。
打也不怕,沙俄帝国方向的威胁已经解除,东瀛自己来,能出多少兵?能打多久?
海军弱势?
来来来,让你登陆,上来打!
“现在不是解除东瀛武装的时候,继续维持对东瀛的监视、管制、渗透。”
“如果没其他问题的话,就各忙各的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