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句“重赏”,苏瑾月刚少的三块金饼成倍的回到了月华殿床榻之下,当然蔡言等人也收到了丰厚的奖赏。
嬴政已经兴致盎然的拿过了毛笔,按着苏锦月的提示握笔,蘸墨,提笔微垂于纸上。
他深吸一口气,将笔落下。
空气突然一片安静。
苏瑾月赶忙撤下那张纸,“这纸不对,吸水性不好,换这张,这张一看质量就好。”
嬴政再次提笔吸气。
众人看着纸上的字,轻轻松了一口气,幸好写成了,虽然不太好看。
嬴政看着纸上浓淡不一的字迹,默默生气,抬起来,看到几人低垂的脑袋,更气了。
“啪”的一声,他把笔放到笔搁上,负气坐下。
气氛有点凝滞,苏瑾月悄悄上前。
她默默把纸收起来。
“收起来做甚?”嬴政沉声问道。
“呵呵,父皇,儿给你演示下怎么编成书。”苏瑾月露出讨好的笑容。
“准了。”
“唉,父皇您看,就这样,摞起来,再用针线封合一侧,就能成书了。”
嬴政:“蒙毅、蔡言、赵瑾月听令。”
“在。”三人跪伏于地,躬身听令。
“命你三人,尽快制作出第一批书册,三天后,朝议之上,人手一本。你三人速速商议好笔墨纸砚扩大制作之事。关于此物制作之法,务必保密,确保万无一失。我要大秦所有人,都能用上此物!”
“是,臣领命!”
几人依次退出大殿,蒙毅、蔡言直接跟在苏瑾月身后,准备一起到月华殿商议笔墨纸砚扩大制作规模的事情。
三人看向跟在身后的扶苏。
扶苏羞赧的说道,“为兄同去。”
苏瑾月明白了,这厮肯定是馋纸了。
果然,一行人刚到月华殿,扶苏就直奔主殿桌案而去。
他伸手,爱惜的抚摸着桌案上的纸张,拿过笔挂上的毛笔,就要蘸墨。
只是从小恪守礼仪的习惯,让他强行停下,抬头望着苏瑾月。
“大兄自便。”
苏瑾月原本想将其放置一边,她与蒙毅、蔡言三人商议事情。却不料,蒙毅、蔡言也没忍住,纷纷上前观摩、试写。
罢了,反正前期书册得有人写,反正苏瑾月是不会去抄书的。
苏瑾月看他们三个越写越兴奋,不得不提醒,“大兄,不如我们边写边讨论下,第一本书应该誊抄写什么内容?”
“对,对,是要好好想想。”三人连声应诺。
扶苏:“要论经史典籍,我认为论语首当其冲,可做这第一本书册。”
蔡言:“不妥,不妥,大秦以法治国,老朽以为可写秦律。”
蒙毅:“都不妥,我泱泱大秦,以武起家,百万雄兵,我认为,应该写兵书。”
“天下已经统一,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第一本怎么能写兵书,该教化万民才好。”
“天下刚定,秦律还未通明,自然应该学习律法,以便各地政法通达。”
“你们太过偏执!正是天下一统,更不能忘本,失了血性。”
三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苏瑾月无奈只能出来摆平。
“咳咳,都别吵了!”
三人齐齐扭头,看向苏瑾月的眼神满含期待,希望她能支持自己的意见。
“要不大家看看自己的纸,再看看字?”
三人脸色莫名的看向苏瑾月。
“我提醒一下,三天后,朝议店大臣人手一本。提前说好,反正我是不可能抄书的。”
三人立马反应过来,纷纷后怕,万幸万幸,还是三公主聪慧。
冷静下来的三人,开始讨论起什么内容可以简短精炼又有内涵。
苏瑾月不参与,《千字文》她不会背,《三字经》里有历史发展,她背的也不熟练。
“要不,写一篇颂文,歌颂父皇的伟大功业?”
“可,只是这由谁来写?”
好嘛,三个人又讨论上了。
日头偏西,苏瑾月实在受不了三人的墨迹,直接提笔在纸上写下“人之初,性本善。”
她越写越有感觉,原以为会卡壳的自己,竟然一股脑写完了《三字经》的第一篇,真是可喜可贺。
“好了,别吵了,就写这个吧。”
三人早已将脑袋凑到了桌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