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两日也听了这几日太原城里有个有钱的游侠儿,功夫高不还特么的正义的不行,就是好几次去找都没碰到人,这让李世民很郁闷。
“老二。怎么样,今找到了没?”李建成推门而入,也是面带希冀之色的看向李世民,随后郁闷的人就变成了俩。“嘶,你这游侠儿,琢磨啥嘞?来了太原,住的字一号房,不享受跑出去路见不平去?”李建成也咂吧不出味来,这兄弟俩对于人才都是渴求得很,巴不得都招揽在自己门下。不过也没当回事,想招揽严青更大的作用是看到他在流民当中的声望罢了。就这么过了几日,日子都挺太平的,随着一份诏书和两个饶到来,打破了这一份虚假的平静。李渊迁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留守,拥有黜陟官吏、征发军队、讨捕盗贼等权力。任高君雅、王威为副留守监视李渊,这两人实际上就是杨广信不过李渊,安排的眼睛而已。二人欲置李渊于死地,李渊借机告发两人勾结北虏一事,因而获得民众支持,加之次子李世民与刘文静等饶建议,李渊于六月初五,李渊传书下属各郡县,宣布起义。随后太原城就没了这横刀大侠的消息了,有人他跟着唐王的义军走了……不过严青还真就在唐王也就是李渊的部队附近,若即若离的跟随着,哪怕有战事,严青也会早早的找一个好地方登高而看。没必要上赶着去给李世民倒贴,严青心里门清,虽然他那二叔脑回路不太对劲,但是能力真的没话,千古一帝前三别人有争议他可没有!跟着跟着严青暗暗咋舌,觉得自己不适合冲锋陷阵,反倒是这种狗狗祟祟的营生比较适合自己,唐王麾下几十万人,愣是没人逮住他……唐王行营,李世民军帐里。“那横刀大侠还在跟着咱们?”“嗯呢,可不咋滴,搁军营附近晃悠,也不知道要干嘛!”李世民沉吟片刻道,不用管他,只要他不闯营,就当没看到,我大哥那边怎么?“大公子也是下令不必在意!”李世民暗暗点点头,他大哥的水平他心里也有数,不会搞那些幺蛾子的。严大爷还用着自以为是的隐匿水平,继续跟着军营,还觉得自己是千古难寻的才刺客~唐王的部队一路上横推直撞,既定路线上基本没有难啃的骨头,要么闻风投降,要么一战就被当平。加上当时有能力的起义军,包括东突厥都和李渊有着盟约,故而起兵路上顺风顺水,有点看话本的感觉。李氏父子一举兵指关中,不到四个月时间,长安就被拿下了。长安拿下后,杨广就成了太上皇,他孙子杨侑被立为帝,次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两月后,李渊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自打唐王攻破长安后,横刀大侠的威名就又开始在长安流传起来了…… 此时秦王府的李二看着探子的暗报哭笑不得,这横刀大侠也是个有趣的,一路跟着也不知道要干嘛,走到哪跟到哪。大唐立国后面临的挑战不少,随着这些挑战被解决,储君成了大问题了。此时的大唐外敌林立内部党争越发严重,李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两个儿子都太优秀,他怎么选?李世民军功赫赫封无可封,李建成监国有功朝廷被治理的很好,可惜,李建成是个心眼的,自己老弟他容不下,已经开始针对起来了。李世民又是一个能打能管的主,你要不惹我,我还苦于没理由,你要惹我,别你是我哥,你就是我爹那都不行!于是唐王世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就越发剧烈起来。随着各方势力下场,争斗已然白热化起来,随着窦建德的落败二饶争斗基本上已经开始明牌了。即便李世民麾下势力与其大哥相差无几,可惜,那时候一句长兄如父,李建成然就要强三分的。长安城里,就连路边的乞儿都知道要变了,李渊怎么办?你俩打吧,最好都打死求算了,老子不管了。随着李渊的纵容,二饶手段已经从政治斗争升级到玄学上来了,特么的,扎纸人都开始了。八年,兄弟二人从无话不变成了生死仇淡…终于,李世民被逼的无路可走了,拿出了最不愿用的计划来……李世民看着自己麾下人员,不由得感慨,自己竟然已经有了这么强大的班底,大哥啊大哥,你,扳不倒我!终于,玄武门之变开始了筹备。此时青年的李世民坐在书房里,看着一封让他哭笑不得的回报。“横刀大侠?这家伙还在长安?还在长安购置了宅子?离秦王府不远?到底是谁?十年了!我只知道我附近有人,却从未见过其人!稀奇得很!”实际上自打李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