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威写了一篇《火石沟人离土不离乡》,发在了《白州日报》的头版头题上。董部长拿着报纸去见张部长。
“黎威的文章看到了吗?”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了。”
张部长也非常满意的样子。
“怎么样?”
他又问了一句。
“那还有说吗?黎威就是人才,离土不离乡,这个标题太好了。”
张部长站了起来,从地上来回地走着,显然他也很兴奋。
“这对他竞争人大常委是绝对有好处的。”
董部长在评价这篇文章的分量,其实他也是在表现自己的功劳,黎威是他主张要来的,也是他带黎威采访的。
“他还找我给他说话,要竞争人大常委,说什么话啊,这是最好的说话,他得感谢宣传部。”
张部长一边来回走着,一边说。
“看来还得多下乡啊,好东西还在下面。”
董部长的意思是以后他还得多用车,别的副部长不能有意见,因为他下乡是对部里有贡献的。
“三贴近嘛,贴近基层,你有时间就和黎威多下乡,基层有鲜活的东西。”
张部长就算表态了,董部长心里非常高兴,他想,下乡可不都是写稿啊,其中的奥妙可能你还不知道。
董部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心想,张部长说的真好,基层有鲜活的东西,真是太鲜活了,他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和小姐在一起的画面。
他拿报纸去见张部长,就是想证明他火石沟没白去,部里没白给他出车,他想用这一篇文章来掩盖那可能被人知道的事实,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强,他们找小姐的事不会叫张部长知道吗?但有文章发表了,找小姐说明对方的热情,他们是属于迫不得已。如果没有文章发表,那就会被人怀疑他们就是找小姐去了。
和黎威干工作真开心,酒也喝了,小姐也找了,文章也发了,天下有这么好的工作吗?就是有这么好的工作,他庆幸自己的决定,如果不是把黎威要来,他有这么滋润的生活吗?
她又给孔书记打电话,说火石沟的文章在《白州日报》的头版头题发表了,叫孔书记有时间看看,孔书记非常高兴,说你哪天再来吧,火石沟还有好多好玩地东西呢,董部长心里就有点痒痒了,他那个小姐太瘦了,不知胖一点的应该是什么感觉。
一篇文章掩盖了他们所有的龌龊,孔书记高兴,张部长高兴,沈刚高兴,他董部长高兴,黎威也不能说不高兴。
“这次送版咱俩去吧,我也看看印刷厂的流程。”他和黎威说。
“好啊,用不用见印刷厂的领导啊?”黎威问。
“不用,你都和谁接触啊?”
董部长又问了一句,好象是想了解一下印刷厂的情况。
“我就是和校对室的人接触。”
黎威如实地回答。
“你接触谁我接触谁。”
董部长笑着说,证明他并没有摆出副部长的架势,他也不想在黎威面前摆出副部长的架势了。
“那咱们明天就去吧。”
他商量的口吻。
“好。”
他痛快地说。
“坐面包车去吗?”
他问了一句。
“不用,部里的车咱也不能老用,也得叫别人用一用,咱俩打车,以后你自己有什么私事也打车,用不多少钱,多收一份报款就有了。”
黎威没想到董部长又出台了一个政策,他有私事也可以打车了,这可太方便了,他觉得这个政策的出台与《火石沟人离土不离乡》有关,看来干工作出成绩是有好处,并且还立杆见影,他争取再干出点成绩来,看看董部长还能出台什么新的政策。
“那好。”
黎威心里美孜孜的,以后他自己有事也可以打车了,真方便,关键是一种感觉,打车是什么感觉啊,司机看你都顺眼。
他俩打车来到了白州市印刷厂,黎威把版样和纸稿都给了于大姐,并且向于大姐介绍了董部长,于大姐说带董部长去见印刷厂的厂长,董部长说不用了,他没什么事,就是到白州溜达来了。
董部长的话引起了黎威的注意,他说到白州来溜达来了,溜达什么呀?是不是上次在火石沟找小姐找上瘾了,这回想自己找了,都说女人的心不好琢磨,这男人的心也不好琢磨啊,要是了解印刷厂的流程他为什么不找了解啊,而非得在火石沟采访之后啊,而到了印刷厂又说什么事都没有了,就是来溜达来了,看来,自己不能太死板,一定要猜透董部长的心,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