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坊,
王大郎家, 李逸带着姬氏赁驴骑回来,带着许多东西, 胡饼、毕罗、羊肉串、麦芽糖、庾家粽子、萧家油锤、梅子姜,一样样掏出来,引的王家的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李逸给他们分发, “无逸你也太破费了。” “去逛了会东市,顺便买了点吃食,还有呢。” 李逸又掏出不少水果,卫州白桃,同州鹅梨、华州甜瓜,都是新鲜水果,他看到绿珠站在远处,伸手招她过来。 “给你留了羊肉胡饼和鸡肉毕罗,都还热乎着,赶紧吃吧。” 绿珠自李逸进门来,就一直在打量着跟着他身后的姬氏,虽然姬氏戴着蓂篱,薄绢摭面,但还是能看出来她很年轻。 “阿郎,她是?” “我跟你们介绍一下吧,她是陛下赏赐我的宫人,姓姬,名令仪字素君。” “素君,这是王大郎赠我的绿珠,来自新罗金州,本名玉濑。” “以后你们两个都跟着我,要好好相处。” 绿珠心里苦涩,刚跟随了李郎,不料李郎又领回来一个。 “妹妹好,”姬氏先跟绿珠打招呼。 “好。”绿珠却没唤她姐姐。 王乡长和王大郎拉着李逸去喝茶, 今天他们陪李逸到东宫门口就回来了,这会也很想知道李逸去东宫的情况。 “太子出京了,见了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的李公,还有太子舍人王珪,在司经局喝了壶茶就回来了,” 他连上官太子洗马都没见到, “你没辞官吧?” 听到李逸没辞,两人松口气,又赶紧劝李逸可别胡来。 可李逸其实已经想好了,坚定了想要辞职的心,一来自然是因为知晓李建成这条船不能上,早晚要沉,其次他心中很崇拜李世民, 他不能这边拒绝了李世民那边接受李建成的征召, 还有一个就是今天他去东宫,在司经局见了自己的属下,也跟他们聊了会天,这个所谓东宫正字的官,纯粹就是个闲职。 他并不愿意天天去司经局喝茶看书, 还不如留在乡下先搞好他的无极小学,把三字经、瘦筋体好好传扬一下,三字经写完了,还可以写弟子规、百家姓、增广贤文嘛。 总之,呆乡下既能闲云野鹤,还能轻松刷声望,不急着上李建成那条破船。 他倒并不是讨厌李建成,相反,他来到大唐后,也听说过李建成的一些事迹,这位太子不论能力还是人品都还是不错的, 但李逸仍然还是更崇拜李世民, 他虽是穿越者,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李建成的命运,也并不想去试。 李逸始终觉得,李世民是能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李建成当皇帝,绝不可能比李世民做的更好。 皇帝李渊人倒是挺好的, 他一乡野小子,也没显赫家世,也没赫赫军功,老李直接给他个官,只是这是个东宫官,只能拒绝了。 但赐婢赏绢这个情,得记着。 午后, 李逸打算去孙伏伽拜访,他已经得知孙伏伽高升治书侍御史,这可是御史台的二把手,唐高宗以后避讳改称御史大夫的要职。 还知晓了他能得李渊敕授正字,也是孙伏伽给皇帝万言谏书里提到了自己这个乡野遗才。 这个人情李逸更要记着, 孙伏伽也是自己师兄嘛。 他住在长安大宁坊,位在东市北面第三坊,离太极宫和皇城都挺近。 李逸带着王里正叔侄同去拜访,对王大郎来说,孙伏伽由七品万年法曹,一跃为五品治书侍御史,有机会当然得结识,现成的关系岂有不用之理。 第一横街承天街北, 李逸三人从坊南门进入,王大郎在坊门口对当值的坊丁打了个招呼,摸出一串钱,那坊丁立即就热情的给他们指明了位置。 “孙中丞就在坊东南隅,” 大宁坊的坊墙上也有一些王公贵族家临街开门开窗,但需要很高的品级,基本上三品以上才能临街开门,五品以上才能临街开窗。 他们很快找到孙宅, 孙伏伽在家,也是刚散衙回到家,见到李逸来访,很是高兴,热情的邀请他到家。 “这宅子是圣人新赐,我也是刚搬来,还没收拾好,到处都乱糟糟的,” 孙伏伽说他原本住在西城的崇贤坊,离西市也不远,是个三亩的小宅,价值二十万。 如今皇帝赏赐他城东大宁坊一座二十亩的大宅,房屋占地六亩,北院是三进式廊院,南边是水池园林。 这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