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人呢?”李纲眉头紧皱,他昨天见过李逸后,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是还不错的。
“人没来,说是人已经回乡下了。” 李纲接过李逸的信,看着上面那瘦劲的字体,很可惜。 李逸的信内容不长,称病辞职归去。 后面附上一首诗,铁划银钩风姿绰约的书法,让这首诗意境更上层楼,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字如其人,字傲,人更傲,满是傲骨,” 王珪听闻李逸辞职也很意外,看到这首诗后摇头道:“终究是才十六岁弱冠少年,这是嫌弃正字仅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一心想着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 “李逸本就是道士出身,以前跟着他师傅云游天下,闲云野鹤惯了。”李纲道,“司经局太清闲了,这年轻人哪受的住这等寂寞,还没正式上任,便学着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了。” 对于李逸这般托疾辞去,李纲和王珪都有点可惜,但也并没有太大反应。倒是对他的这字和诗,越发喜欢。 “字好,诗更好,就把这诗上呈陛下吧。” 皇帝是次日知晓此事的, 一个区区从九品的太子正字称病辞官而已,要不是这个李逸是皇帝钦敕授封,都不可能上达天听。 朝会后, 李渊拉着宰相裴寂同坐榻上,聊着聊着便说到此事。 “那个李逸嫌弃太子正字官太小,辞官回家了。” 裴寂也不由的摇头,太子正字官品虽低但却是清贵官啊,十六岁能得此官,居然还嫌官小。 “这字这诗倒确实不错,就是不免有几分恃才而傲。”裴寂道。 “哈哈哈,年轻,有才,傲点才正常。罢了罢,随他去吧。” 李渊摆了摆手,让裴寂举杯同饮。 饮了一口酒,李渊放下酒杯,想了想又道:“派人给李逸赐御药阿胶、人参、鹿葺一副,让他好好休养。” 裴寂道:“陛下对这小子也太好了。” “有才华的年轻人值得优待一二。” “来,裴监,咱们接着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