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
李逸便睡醒了,果然女人只会影响拔刀的速度。 在长安那三天,他就没早起过。 推开老榆林房门,李逸伸了个懒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乡下土财主生活才是最惬意的,要是留在长安当那啥太子正字,一年才三十石禄米,一个月才两石半米。 而长安城西一座小宅都得二三十万钱。 这要是当上了朝官,还得天天四更起床去早朝,那可是凌晨四点左右,在宫门前候到天亮开门,风霜雨雪都不能停。 那是人过的日子? “阿郎早。” 绿珠和素君一左一右的站在门口向他躬身请安,一个圆润甜美,一个气质温婉, “早,” 清早起来就有美人问好,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李逸去洗漱, 绿珠立马打上清凉甘冽的井水,还把从长安买来的牙粉撒在马尾毛牙刷了递给他, 青盐加入丁香等药材、香料制成的牙粉,价格昂贵,但用起来没牙膏方便。 他刷好牙,绿珠又把毛巾打湿拧好递上。 这个新罗姑娘,极努力的在争取通房大丫头的地位。 而姬素君只是侍立在旁,不争不抢。 “昨晚阿郎说今早要出门办事,奴已经吩咐把马饮喂备好了。” “嗯,先去桥头吃个早餐,一起尝尝去。” 坡下桥头。 稻棚早点铺子生意不错,已经越来越热闹了,罗三娘确实很有经营的能力。现在不仅卖豆浆、豆脑,也还卖起了小米粥、糯米饭,还有新品槐叶冷陶和馎饦。 还把腐竹、豆泡、纳豆、豆芽、豆渣等自家作坊的产品,摆在那展售。 顺便向路过的商旅、附近的百姓们推销,一天下来也能卖不少。 李逸当初确实没看走眼, 罗家桥守在两条官马大道上,借着这个流量口,李逸把早餐、休息、方便等集合在一块, 这里大树绿荫遮阳,河边又凉爽, 服务又好,价格也挺公道,特别是干净的厕所,在路上可是很受人喜欢。 就算不吃早点不买东西, 这里也会提供免费的水, 要是消费了,还提供免费的饮马涮马服务,吃碗豆浆还送把草。 现在就连本里附近几村的村民,没事都喜欢来这里坐坐,跟过往的客商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李逸带着两美婢来到桥头, “三娘,给我来碗豆浆。” 三娘忙碌着,听到他喊,看了眼,犹豫了下,还是舀了碗豆浆来了,她今天气色不太好,浓浓的黑眼圈,昨晚其实大半夜都没睡着,拿着那个口脂合子胡思乱想一夜。 “有槐叶冷陶,做好了用篮子挂在井里凉着,要吗?” “算了,刚起来,就不吃那么凉的了,糯米饭可以来一碗。” 李逸转头问绿珠她们,“想吃什么跟三娘说。” 捧着个陶碗就圪蹴在桥边吃,边吃边观察着早上的人流量,路过的人不少,一拨一拨的, 大多都会在桥头停留歇一脚, 愿意吃点喝点的只有少数,不少人都是自己带了干粮, 但一天下来,这个服务区的生意应当还是不错了。 其实那个不起眼的厕所,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基本上在这歇脚的都会去方便一下。 一天下来,得收集多少粪尿,这些玩意可是好东西啊,农田缺少肥料,亩产都很低,有了这玩意,沤肥发酵过后,施到田里可是能大大增产。 只要李逸愿意,把这茅厕的粪包出去,有的是农民抢,一年能卖不少钱呢。好多农民每天早起去拾粪,牛粪马粪驴粪一点都不放过,可哪比的上李逸这里这么大一个茅厕呢。 他很佩服自己的眼光, 以前怎么就没有人发现这里的流量和商机呢,要说摆个摊也不要啥成本,但确实没有人干。 只能说眼光和胆量,缺一不可。 不由的又佩服了自己几分,这样的能力,李渊就给区区一个正字,这不屈才嘛,东宫图书管理员,图书都没有,管个屁啊。 跟大家打个招呼,骑上马去了冯家堡。 虽然李世民只给他一个书令史这样的办事员岗位,但哪怕李逸拒绝了,李世民也还是又送突厥良马又送猎弓,之前还送了把金刀子呢。 不太熟练的骑着马来到董秀才私塾, 李逸骑术刚入门,但李世民送的这匹马好,稳如老狗,安稳的送他到达。 见了董秀才,李逸先送上了一百张a4纸, 坐在廊下把这次长安之行讲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