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科举最主流的明经科,虽说不考八股,但考九经,哪怕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掌握的经,来报考哪几经,但不论贴经、墨义还是时务策,那都是需要对相应经书熟透读懂才行的。
进士科就更难了,还得写诗赋。 这可不能自由发挥,得按指定的题目,还要求韵。 以他现在的条件,顶多去参加明字科,考考书法,也许能行,毕竟他这瘦筋体现在也有点名气。 不过李逸没打算去考啥科举, 费那劲做什么,现在这日子不挺好么, 两个院子三十多间屋,五十亩田地,一牛一马四头骡还有一头驴,有五个奴婢,有个自办的学校,校田还有七十亩,又有一个日赚过万钱作坊。 多少乡人羡慕的流口水的日子啊。 他上个梁,十里八乡的乡吏豪强全来道贺。 “无逸,恭喜啊,上梁大吉。” 杜三郎笑着走来, “同喜同喜。” 杜三郎拉着李逸,“老夫人给你准备了一份大礼,” 李逸看到那份大礼时也是很惊讶,金碗银盘银杯,各个都极为精美, “这礼大大了,我不敢收。” “老夫人一片心意,你一定得收下,老夫人还有几句话让我转达。” 听完杜三郎转达的话,李逸很平静。 顶级名门贵族瞧不起他这乡下田舍汉儿,这很正常,要是说人家京兆杜氏要来巴结他,那才不正常。 两世为人,他很清楚郭老夫人的心思。 其实这段时间,跟杜十娘往来,李逸也是很有分寸的。 他确实挺欣赏杜十娘的,人家美丽大方,交个朋友当然很好,但他确实也从没想过,能跟这位杜氏千金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关系。 地位相差太大, 今天郭氏干预这事,其实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没想到人家郭夫人还挺讲究,没上来就指责甚至打击啥的, 虽然几件金银器摆在那,也挺刺眼,能让人一下子明白身份等级的限制。 “请三郎替我转告老夫人,小子只是一介乡野村夫,草堂柴门,从没有过非份之想,跟杜娘子也只是普通的来往而已,” “请杜三郎稍等,” 李逸回到正房,心念一动,取出一对玻璃水杯来。 带把手的玻璃杯,二百多毫升容量,加厚耐热。杯身上半部通透圆润,杯子下半部却采用了类钻石切割面,体现出别样的美。 一套六个九块九包邮,用来待客比一次性纸杯好。 晶莹剔透,闪闪发亮。 放以前,那是平平无奇不值一提,但是放到大唐,那绝对是能称为水晶杯,尤其是那底部钻石切面水滴造型。 郭老夫人给他金碗银盘银杯,能值二三百贯钱, 李逸拿出这对玻璃杯, 更是独一无二。 “请帮我将这对钻石玻璃杯送给老夫人,” 杜三郎见李逸掏出一对如此漂亮的杯子,惊叹不已,这李逸好东西还真不少,秘银锅、不锈钢杯,现在又拿出这玻璃杯。 “这是琉璃还是水晶?” “是玻璃杯,既不是琉璃也不是水晶,” 杜三郎感叹,这不曾听说过的玻璃,那就代表着稀有,更珍贵。 他小心的包好,“我定会把你的话转达夫人的。” 午后, 郭二郎来找李逸,告诉他杜十娘来了,因无极院人太多,就约李逸到罗家桥头相见。 桥头树荫下, 精心妆扮的杜十娘婷婷玉立,好像是画里走出的仙子。 李逸觉得她对自己应当有些好感,但肯定也仅是刚萌生了些好感,还远没上升到更深层面。 十五岁的姑娘,情窦初开的年纪。 “佳人最爱石榴红,染作轻裙步履同。 轻屟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这首小诗送给你。” “谢谢,这首诗从没听过,是你作的吗?” “胡乱之作,” 杜十娘脸红心跳,惊讶他能出口成诗,而且这诗她好喜欢。 “恭喜啊,上梁大吉,哦,我给你带了些礼物,是一些纸墨笔砚,还有些书。” 说着她带李逸走到马车旁, 看着马车的那些文具书籍,李逸挺感动,这些可都是很贵的, “太多了,太贵重了。” “你的无极小学不是有个学会么,我这些送给学会,” “那怎么好意思,” “你办学校,不收学费,还管饭,我也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那你以后也是我们无极小学的学会会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