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四月,张长逊被李渊使者说服,以武都、宕渠、五原等郡归附大唐,授丰州总管、刺史。
这次开战,薛举就是先派大将宗罗睺进军灵武,以图将归附李渊的张长逊吞并。 李渊在长安挺担心张长逊孤立无援,又会再倒向突厥人。特派高世静前往丰州五原,加封他为光禄大夫、安化郡公,并追封他父亲为遂安郡公。 双方都在争夺时间, 形势扑朔迷离, “高将军一路顺风,你转告张总管,要不了多久,薛举必败,让他务必再坚持,实在不行就暂时放弃灵武,退回五原。” 送走了高世静,李世民独坐许久,然后拆开他捎来的书信。 这些信有妻子观音婢寄来的家书,说孕期一切都好,让他不必挂念。有房玄龄的来信,说粮草军械、兵马,都在有序的调度转运。 杜如晦来信说秦王府幕僚属官,又有不少被太子调出外任。 还说起了李逸, 先前被孙伏伽向圣人举荐有才,然后裴寂将李逸推荐为东宫太子正字之职。不过这个李逸来了长安领了官告、官袍,到了东宫司经局只呆了一个上午,第二天就托疾请辞了,还留了首诗。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李世民看到信上附的诗,不由的笑了。 这个李无逸,九品的太子正字都嫌官小,怪不得自己当初征辟他为秦王府书令史,他一口拒绝了。 本来挺烦闷的心情, 倒似乎因为李逸辞去太子官一事,而忽然好了不少。 嗡嗡嗡, 李世民啪的一巴掌拍在脖子上,将那只讨厌的蚊子拍死。 夜里, 李世民突然就打起了摆子, 先是呵欠乏力,继而寒战,全身发冷,接着又是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混引饮,全身大汗, 忽寒忽热,还伴随着头痛、恶心和呕吐。 侍卫队长侯君集发现不对,赶紧召来军医。 “殿下这是发了疟疾,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赶紧治啊。” 白胡子大夫道:“疟邪伏于少阳,出入营卫,邪正交争,引起发作,当用常山,有劫痰截疟之功。” 大夫开了配了常山为主的药方煎煮, 李世民喝了刚煎好的药,却是呕吐的更加厉害,侯君集拔刀就要砍了这个庸医。 “常山治疟疾必吐,不用过于担心,每天服药两次,安心静卧调养,最多半个月,就能痊愈。” 大夫虽如此说, 可李世民实在吃不下这药,一喝就吐,吐的非常厉害,翻江倒海,肠子都快吐出来了。 大夫却说常山吐的还轻些,要是用蜀漆治疟疾吐的会更厉害。 “就没有不吐的药治疟疾吗?殿下这样吐下去,病情更重了。” 大夫摇头,说治疟疾效果好的药就是常山和蜀漆。 其实常山和蜀漆是一种东西,秋天取根就是常山,夏季采叶就是蜀漆,蜀漆呕吐的会更厉害。 李世民有气无力, “去叫刘长史和殷司马来,” 很快,行军长史刘文静和行军司马殷开山赶到,他们看到李世民的样子都大吃一惊,关切询问。 “没啥大事,就是发了疟疾,” 李世民这会冷的厉害,裹着厚毯子,仍还冷的发抖。 “今天陛下派高将军来传旨,你们应当也知道原由了吧?” 刘文静点头,“谁能想到李密居然会接受洛阳册封。” “陛下催我们出战,早点解决薛举,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此时不能冒险。 薛举远来,利在急战,陇右兵强马壮,我军暂时难以正面争锋。且宜继续对峙,打持久战,待其粮尽,方是反击之时,然后可赢。” “我这病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军中之事,暂交由二位统领。” “切记,不可出战,继续坚守不出,待敌粮尽。” 说完,李世民又是大吐,吐的天昏地暗, 刘文静和殷开山安慰一番后离去。 第二天, 李世民的病情仍没半点好转, 隔一会就打摆子,冷热交替,而军医开的常山药,每次都是呕吐严重,李世民被折腾的虚弱不堪。 “殿下,不如先回长安医治休养。” 李世民摆手, 另一位侍卫队长许洛仁拿来秦王心爱的焖烧杯,“殿下,焖的小米粥好了,现在吃点吗?” 李世民现在啥也吃不下,更闻不得荤腥。 可不吃东西也不行,许洛仁就特意焖了点粥。